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改用阳历,以阴历为农历,改正月初一为春节。废打春礼,对孔子仍行丁祭。
2月19日,凌晨地震。
3月20日,早晨又地震。
4月,临时省议会成立,县推选议员一人参加,遂后又成立县议事会、县参事会。
11月,知县改称县知事,县衙改县知事公署。撤县主簿、典史、千总及驻马店县丞、竹沟巡检司经制等。
田赋征收,改银两为制钱,每赋银1两折征制钱3串。全县有赋土地103万亩,原赋银18950两,折征制钱56850串。
1913年(民国2年)
1月8日,活动于舞阳、泌阳间的白朗义军,派出侦察队82人,进至县境乐山。北洋军张敬尧部由信阳北上,于乐山前布兵,在13、15、18日,三次向乐山主峰炮击。侦察队据守乐山顶峰的紫霄宫,待炮声停息,循西侧山道全队撤离。
是年,县城群众,曾捆绑劣绅游街,并暗中袭杀警兵。
6月,白朗军向方城出击,为南阳镇田作霖部所阻。复趋向东南,在确山、泌阳边境的铜山沟,与张敬尧部相遇。白朗军居高俯击,张部大败,失去野炮两门、步枪百余支、饷银6000元,其过山炮、机关枪弹等皆为义军所有。
是年,驻马店设芦盐分销处(今驻马店一中所在地)。汝光道14县食盐悉归芦运。开始每年销盐50万公斤,后达250万公斤。
秋冬大旱,并有雹灾。
1914(民国3年)
1月2日,河南都督张镇芳,乘专车沿京汉线南下督战,时白朗军分三队,埋伏于驻马店北铁路两侧。专车刚到,伏兵不待其进入伏击圈便大放枪炮,张急令专车倒退,仓猝返回。
1月8日,白朗军拆毁黄山坡段铁路,割断沿路电线。
1月中、下旬,白朗军各部时分时合,驰骋于确山、潢川间,驻确境的数千人,曾在狮子桥、芦庄、瓦岗等地惩处富豪,放粮济贫。任店拔贡胡绪祥传牌户与其对抗,接战即溃,胡仅免于死。
2月下旬,白朗义军在确山西山张贴告示,其中批评黄兴“无独立之手段,无坚毅之勇力,是以本督(白朗自称)决不与之联合”。并声明:“本督系独立性质,实不受黄兴之指挥”。
是年,建张店、杨店、顺山店、凤凰寺、竹沟、石滚河、芦庄、龙兴寺国民学校。
1915年(民国4年)
4月17日,遭受雹灾。
5月,干热风连续三日,麦季收成大减。
是年,奉令每赋银1两,加派补助捐1120文,增征原额田赋的37.3%。
县建农会于西关炎帝庙。
1916年(民国5年)
2月4日(农历正月初二)地震。撼动房屋树木。
秋季,太阳中可见黑子,白天可见金星。
是年,驻马店回族建育英学校。
1917年(民国6年)
建农事试验场于城北演武厅旧址。
办贫民工厂于典史旧署。
1918年(民国7年)
京汉铁路局拨款购黄山坡以东山地5万亩,经营黄山坡林场。
是年,县境驻马店、确山等火车站,年运出黄豆3000万公斤、芝麻600万公斤,连同其他土产收货捐达2.3万元。占县田赋收入之半。
田赋银改征银元,每赋银1两,折银元2.2元,全县田赋共折征41690元。
1919年(民国8年)
5月,北京工业大学学生胡传璐返县,宣传保护我国主权,反对日本侵略,反对政府媚外,并在演讲所对学界作反日、反封建演说。在其影响下,县城学生纷纷结队上街,宣讲鼓动各界抵制日货,并在火车站检查日货出入。
9月,县成立教育款产处管理学校经费。全年收入钱款19400串。民国17年,该处归属教育局。
是年,县成立巡缉队,设官兵240名,分三队,一队驻县城,另两队分驻于县境重要集镇。
1920年(民国9年)
7、8月,盛夏大旱,秋季收成大减。
是年,建女子小学于北大街老官仓故址,有校舍26间,招收高等、初等两班。并建初等小学一处于南高庙,招收学生两班。
1921年(民国10年)
春季,县以工赈款,修筑县城至火车站马路。由县城东门起,经东关折东北至车站,长两华里。
是年,建立县图书馆,内设阅报室。
是年,阴雨连绵三个多月,平地水深尺余,冲毁田地,淹塌房舍甚多。冬季,粮价昂贵。岁大饥。
1922年(民11年)
3月22日,夜间狂风大作,摧毁房屋和树木甚多。
11月10日夜晚,宝丰、鲁山一带的张国信(绰号老洋人)率众数万,由县东南分三路趋向京汉线。北路攻驻马店,中路由黄山坡攻县城,南路在新安店接应。靳云鹗的第八混成旅布兵堵截,靳旅杨绍先团于驻马店三次击退张国信的进攻。张失利后,率部返回豫西。
12月,京汉铁路沿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北共建16个工会分会,驻马店铁路工会分会设于铁路东兴隆街路南。
是年,县署与驻马店驻军,驱使北一至北十八保的民工,就驻马店火车站修建寨圩,周长6公里,占地两平方公里,设寨门7处。
清乡支局,对全县村、户、人进行普查,县境共有大小村、镇2528个,户数49051户,人口267300人。共41保,分隶于在城、驻镇、留庄、申河、胡庙、任店、瓦岗7个区公所。
1923年(民国12年)
2月4日,驻马店铁路工人,依京汉铁路总工会罢工通令,于当日12时开始罢工。2月7日,吴佩孚命令所属驻军靳云鹗出动部队查封驻马店铁路工会分会,砸毁工人俱乐部,并对罢工工人进行非法刑讯镇压。
5月,县东南遭受雹灾。
是年,烟酒税奉令承包,共收税款3924元,比往年所收税款增长近一倍。
以工赈款,修确山至正阳公路。
1924年(民国13年)
黄山坡铁路林场,受美籍技师怂恿,任意扩大林区,与附近群众发生纠纷。农民卢国庆聚众向美技师抗争。彼惧于声势,逃往他处。而确山当局害怕引起事端,竟对其赔礼道歉。
是年,契税收入35132元,占全年表列总收44%。因学校日益增多,此项税收被全额划作教育专款。
设县道局于县署东马王庙。
1925年(民国14年)
2月7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恢复,驻马店铁路工会分会亦相应开展活动。
秋季,县东南杨店北小曾庄,落一陨石(村中人多半未睡),响声如雷,红光陡起,亮若白昼,瞬间息逝。提灯查找,未见任何异状。次日,发现一新迹土洞,深挖3尺余,得一椭圆形黑石,一端稍大,有轮纹,重10公斤。敲开后,内呈青白色,状若金沙,浸水中有声。
是年,田赋加派累计有国家补助捐、车马费、巡缉队费等项,每赋银一两,附加钱款2串360文。
1926年(民国15年)
2月,直系寇英杰部由信阳北上,与国民二军岳维峻部相持于确山、驻马店,双方激战三昼夜,国民军败后北撤。战争中,确山境内毁房300余间,损失牲畜、粮食及各种器物价值10万余元。
4月,中共党员李鸣岐由广州返县,对各界宣讲革命形势,并以事实揭露直奉军阀的反动行径,为国民革命军北伐广造舆论。
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中共党组织为迎接国民革命军进入河南,派遣确山籍党团员张家铎、张耀昶、马尚德(杨靖宇),刘建昭、李泮林等回县,在驻马店建立中共特别支部、确山建立党小组,张家铎任特支书记兼确山党小组长。经积极发展组织,年底,建成驻马店、城关、洪沟庙、竹沟四个党小组。
11月28日,寇英杰率部南下至驻马店时,吴、靳内讧,寇奉吴佩孚命令,征讨靳云鹗。魏益三驻确山,倾向于靳。30日,靳属刘培绪旅于临颍通电讨吴。寇部因后路截断,由驻马店撤回郾漯。
1927年(民国16年)
1月,中共驻马店特支改选,由林壮志任书记,张绍曾任组织委员负责工运,张家铎任宣传委员负责农运。
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四日),在县城东北玉皇庙召开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县农民协会,马尚德被选为农会委员长。
3月,驻军魏益三部,在确山就地筹饷,每赋银1两加派饷弹费10元,作为预借民国17至21年的田赋。遭到确山群众的反对,抗税抗捐斗争蓬勃兴起。当时,魏部正向北伐军洽谈改编,故未敢对抗税群众公开镇压。
4月4日,张家铎、马尚德等率农民数万于县城东关“亮牌”示威。因谈判决裂,当晚围起城垣,8日晨破城,击毙魏益三部二百余人,抓获县知事王少渠。后北伐军到县,在其协助下,选出张家铎等7人,组成临时治安委员会并建立党、团组织及工会、农会、妇协等革命团体,工农大众扬眉吐气,踊跃支援北伐。6月“郑州会议”后北伐军南撤,武汉政府开始反共,新建革命政权于7月4日撤出县城。
9月,张家铎、马尚德、李鸣岐等在县东北傅楼、高桥等地,筹建革命武装。月余收集长短枪10多支,组成突击队60余人。
11月1日凌晨,起义突击队占据刘店,建起农民革命军,马尚德任指择,李鸣岐任党代表。3日,组建中共确山县委,李鸣岐任书记。后南下张板桥。29日,农民革命军转移至汝南王楼,突遭确山土顽及驻军张德枢部偷袭。敌方死伤十数人,击毙其大队长一名。农民革命军损失亦重,特委书记王克新(开馨)牺牲,张家铎、马尚德负伤,后部队由李鸣岐等率领于12月中旬,前往信阳四望山。
1928年(民国17年)
2月3日,方振武部“围剿”四望山,李鸣岐等率革命军分别转移,张耀昶带部分武装,进入大别山区。李鸣岐、张立山率部返确山、正阳边境,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是年,夏秋大旱,秋收不足三成,粮价飞涨,一斗麦(40公斤)价25串,杂粮价19串。冬大雪,平地厚三尺余,冻饿而死者路途可见。
1929年(民国18年)
11月,确山国民党员请求建立县党部,省党部派田凤城、李慎之、韩世彬来县视察,以党员仅30人,批准成立区党部,归驻马店市党部。
12月,蒋、唐大战爆发于确山、驻马店间。唐生智部原驻扎郑州至漯河段,反蒋通电后,所属10万人南进确山。蒋介石令刘峙率部由信阳向北阻截,杨虎城部由南阳东进侧击。24日,双方交战于确山、驻马店间,激战九日夜。时值严冬,平地积雪三尺,打死冻死的尸体累累。至1930年元旦,唐军大败,沿铁路北撤。9日,唐通电下野。11日,其残部于漯河由蒋方收编。
1930年(民国19年)
3月,中共党员朱群(合志)执行信阳中心县委指示,从河南第三师范(在信阳)回到杨店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公开身份是白狗庙(柏沟庙)小学校长。同时,党员贾子玉、黄绍先、陈兰轩、杜明德也被派来充任教员。他们以教职为掩护,在校内建立中共确信正毗连区委会,朱群任书记,申耀东任副书记。
7月中旬,上级指示确信正毗连区委会在柏沟庙举行武装暴动,并派金克清(桐柏人,黄埔四期毕业)任总指挥。18日晚集150人枪于王堂,次日凌晨攻打豪绅张朝卿。张督其所属躲入炮楼顽抗,暴动部队久攻未克,拂晓前撤回柏沟庙,后编为豫南工农红军先遣队,转移至正阳县熊寨、梁庙一带活动。
9月,中共城关特支书记岳毅之被捕,半月后被害于漯河火车站。10月,信阳中心县委派尚伯华来确山任县委书记。
是年,张缙璜纂修的《确山县志》在汉口付印。
1931年(民国20年)
2月9日,县府按工商部通令派员改组县商会和驻马店总商会。会长、董事改称主席,驻马店总商会改称商会。
春,灾荒严重。地主富绅乘机放高利贷盘剥农民,饥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有组织的抢粮斗争。
夏,河南大水,五、六月间确山先后出现暴雨,连雨20余日,平地水深数尺,被灾面积约250平方公里,农田70%被淹,死295人,损失牲口3751头。
秋,疟疾、瘟疫流行。
国民党由平汉铁路运兵南下进攻苏区,中共党员张立山等组织破路队和铁路工人于驻马店信阳间拆桥破路。
确山当局呈请剿办张立山,省令地方派队“进剿”。
是年,县奉省令编练保安团队。
省会开封设立无线电台,为确山招收培训一名收音员,配置收音机一部。确山始有收音机。
1932年(民国21年)
1月,驻马店金融恐慌,物价下跌,商会呈请县府转呈省府,请求救济。
王学聚率杆众由正阳至黄山坡、新安店间,王泰部亦至新安店,军政当局令铁道铁甲炮队开至确山,并令确山、正阳、新蔡三县保安队堵剿。
肖章调回确山,任中共确山县委委员兼游击队指导员,组织群众开展春季抢粮斗等,开辟洪沟庙、水屯一带游击区。
2月,确山呈报灾情,请求赈济。
是月,洪泰昌、梁多勋、王泰、古大申、傅老三聚杆众万余,枪五千余支,据桐柏银洞坡,时扰确山、桐柏、泌阳、信阳一带,被胡宗南部第一师丁德隆旅击溃。
2月10日至11日,崔二旦部杆众500多人占据竹沟寨,驻军丁德隆旅徐树楠团进剿,杆众败退舞阳。4月,崔二旦率众至竹沟,骑兵一师与县保安团协同进剿。
3月,省敷设的长途电话路线,确山县境所属60里,摊铝线费780元,磁头费144元,工程费72元,电杆480根。时邮局在驻马店,通驻确间长途电话40里。
洪泰昌、崔二旦二杆首率众活动于确山、遂平一带,保安处转令西平、遂平、确山、泌阳四县保安队会剿。十一军进剿遂、确杆众。
春,确山遭风旱,麦收无望,灾情奇重。
县府奉令宣传并开展妇女“放脚”运动。
赈麦被抢,省令县长尹孚惩犯赔麦。尹因饥民抢赈,未便严处,被撤职查办。
春末,周骏鸣在竹沟、石滚河一带成立农民协会,组织武装暴动,因人枪不济而失败。
6月,霍乱蔓延,疫死者甚多。27日,一天时间城东门出葬棺材67副。
8月,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立于汝南,专员陈伯嘉,辖汝南、确山、上蔡、西平、遂平、新蔡、正阳七县。
9月,县遭旱灾,请求赈济。12月,复呈报灾情,请求冬赈。
10月,确山、汝南交界处有“光蛋会”活动,省令两县“剿办”。
11月,县遵省令,就禁种鸦片烟苗事,乡镇长、区长、县长分别向上一级具结。
是年,省通令查缉所谓“赤匪”。
1933年(民国22年)
2月,中共豫南特委派宋延寿到县发动抢粮斗争,特委书记齐占山同时来县。不久,齐从西区东去,经香山附近敌人据点时被杀害。
夏,周骏鸣在竹沟一带组织农民数百,发动二次暴动,在省县当局的镇压下又告失败。周避居驻马店北王楼村,由王国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秋,王国华任中共确山县委书记。
三年制师范改称乡村简易师范,学制四年,校长魏绣亭。1938年秋开始附设初中班。
8月,省府主席刘峙来县,将王聘卿(黄埔五期学生,共产党员,后叛变,时任国民党确山县党部书记长)解往开封。刘疑其与周骏鸣暴动有牵连,因证据不足被刘雅君保释。
河南大学张海峰、开封东岳美术学校曹金镜等学生约50人,联名发文告驱逐教育局长孙维森。刘峙令其秘书审理,由于多人临事退缩,张、曹被判刑三个月。
10月下旬,肖六少、古大申、马锡有三杆合为一股,千四百人,枪七八百支,活动于瓦岗、邢店、蚁蜂一带,被军队于化龙部围剿,败往湖北省枣阳境后又被罗启疆旅追击,12月初由随县回至唐、泌、桐三县交界处被二十路军王凌云旅追杀,13日晚逃至石滚河一带,四十军派队堵截,余部逃和店、桃园附近,复遭王凌云旅围击,溃入泌阳以南。
统计上报人数32万,6900方里,人口密度方里50人以下。全县平均方里48人弱。
1934年(民国23年)
2月,王国华、孔繁益、王国平分别前往江西中央苏区参加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和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3月,省令田赋及附加税款一律依照“废两改元”办法征收。
秋,骑兵十三旅到县“剿共”,逮捕中共党员及群众数百人。
是年,新建私立兴华中学于黉学旧址,校长耿彬然,后改为私立朗陵中学。
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来县放映《苦学生》等影片。确山首次放映电影。
县奉省令进行“烟民登记”,入登烟民453人。县府令烟民每月缴登记费5元(又称灯罩税);实行烟土专卖,分别在东关、城内设立“林茂”和“吉祥”两个官膏店。吸毒贩毒合法化。
1935年(民国24年)
2月,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长王健叛变,地方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大批革命骨干或被捕入狱,或遭杀害。此时,王国华等由江西中央苏区返回豫南。
7月,鄂豫边省委成立,张星江任书记,仝中玉、王国华分别任组织、宣传部长。省委积极准备在确、泌、桐、信四县交界山区,组建武装力量,发动游击战争。
9月,鄂豫边省委派周骏鸣去信阳北吴家尖山附近组织扁担会,开展抗缴柴禾税斗争,建起尖山党支部。
12月14日,“一二·九”运动消息传来,县立乡村简易师范等中等学校师生罢课,游行示威。
是年,推行法币。麦收后,法币1元可买小麦一斗多。次年春,1.5元一斗。
1936年(民国25年)
1月4日,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信阳吴家尖山诞生,省委书记张星江任政治指导员,周骏鸣、王国平任正副队长。这支由7个人、两支半枪组成的武装力量,拉开了桐柏山区游击战争的帷幕。
3月,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在乐山一带活动,被遂平县保安团包围。张星江、周骏鸣率部分队员冲出,队长王国平和一名队员牺牲。张旺午、吴仁甫等九人被捕。
是月,红军游击队在张星江、周骏鸣率领下,奔袭桐柏平氏庙会,夺得长枪5支,手枪4支。次日在转移途中被一营敌军包围,突围中省委书记张星江牺牲。后仝中玉接任省委书记。
5月(农历四月六日),在城内帮工的崔振刚,动员国民党新五师的一个班12人,投奔周骏鸣领导的红军游击队。
6月,国民党确山县当局感“时局动荡,城防吃紧”。21日,县长王光临召集紧急会议,决定抽调各区壮丁到县,由第一区区长率领分班巡城;距城二里以内的高粱一律铲除,每晚9时全城戒严。
30日,县府奉省令催缴救国飞机捐,自7月份起,各机关、学校公务员按薪额比例逐月扣缴。
7月,省派保安团一部驻石滚河一带“围剿”共产党游击区。汝南县共青团书记孔繁益来确联系工作,被捕遇害。
8月15日,中共鄂豫边省委在黄路沟举行会议改选省委,书记王国华,组织部长周骏鸣,宣传部长邓一非。陈香斋任游击队长,仝中玉任指导员。
10月6日,国民党河南省第八行政区“党、国旗分销局”来县售旗,县府令机关、学校一律购用。
1937年(民国26年)
4月,鄂豫边省委派周骏鸣赴延安汇报红军游击队活动情况,受到朱德总司令接见。中央指示:大力发展武装力量,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在中原建立抗日游击战争的支撑点。
7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张明河、马致远(刘子厚)等来鄂豫边区工作。
8月26日、确山县各界抗日后援会成立。
8月、周骏鸣偕胡龙奎回到鄂豫边区,在泌境碾盘沟召开省委会议,传达党中央及毛泽东、朱德指示,改组省委,改编红军游击队为抗日自卫团。全中玉任省委书记,胡龙奎任组织部长,李子健任宣传部长,刘子厚任统战部长,王国华、周骏鸣为委员,并分任游击队指导员、队长。
9月,红二十八军特务营与游击队协同作战,清除桐柏山区各股顽固势力后,群情高涨、掀起参军热潮。
10月初、游击队扩编为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团长周骏鸣,政委王国华,副团长冯景禹。此后,独立团以邓庄铺为中心,分两路活动,一路由周骏鸣率领到吴家尖山、邢集及桐柏一带、一路由王国华率领在确、泌边区进行剿匪和打击顽固势力。
10月下旬、国民党确山、泌阳、信阳、罗山、桐柏五县政府派代表到泌阳县高邑同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谈判,口头上承认独立团的合法地位,商定每月供给粮钱数额。会后、仅确、泌两县提供少量粮钱。
11月,河南省九区专员武绪如调集信、罗、确、泌、桐五县武装到尖山同独立团“谈判”、企图乘机“围剿”。独立团留政治部主任文敏生与其交涉,主力连夜转移,其阴谋未能得逞。
11月29日、周庆鸣、杨秀峰根据鄂豫边省委指示,在竹沟举行武装暴动,处死反动联保主任徐景贤。次日,省委派邓一非前往与匪首王占魁谈判,遭其杀害。独立团在群众自卫队协助下,击溃股匪,毙杀王占魁,占据竹沟镇。
12月,根据长江局和河南省委决定,鄂豫边区省委改为豫南特委,书记仝中玉,副书记王国华。省委组织部长林凯来豫南参加特委领导。
冬,就读外地的学生在县成立“抗日救亡工作团”,团部设在县党部,隶属于“抗日后援会”、联络同学,宣传抗日救国。不久,驻马店学生团体派代表与之接洽,改驻马店救亡团体为确山分团。后因吸收团员囿于在外学生持门户之见而趋于解体。
1938年(民国27年)
1月13日,中共豫南特委机关进驻竹沟镇。
下旬,周恩来根据国共两党协定宣布长江南北的抗日游击队统一编为新四军。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长,林凯任政委。
2月初,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处长彭雪枫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带领张震、岳夏、滕海清、成钧、朱绍卿、赵启民等从临汾至竹沟。
下旬、彭雪枫、张震、周骏鸣分别在竹沟和信阳邢集改编了豫南山区最大的两股土匪武装安可祥、段永祥一千余人。部分骨干遣散,大部分经过教育充实到八团队。
2月,教员杨中和、学生王世恩近20人组成“抗日宣传队”,在街头演出活报剧,宣传抗日救亡。
3月6日,毛泽东根据华北沦陷,西北面临危机的情况电示彭雪枫:中共目前仍“坚持陕甘边,但准备转移时最好是在鄂豫皖边,望以大力发展该区工作。”同时为加强豫南党的领导,还指示:可从延安派一批干部到豫南,亦可挑选一批优秀青年到延安学习。
3月,周恩来指示河南省委,一定要重视根据地建设和后方工作,要广泛联系一切赞成国共合作的抗日人士。
根据长江局指示,中共河南省委第一期军政教导队在竹沟开学。学员400人,方中铎任大队长,周季方负责政治工作。
3月29日,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300多人,在团长周骏鸣、政委林凯率领下,在信阳邢集誓师东征抗日。同时,在竹沟设立八团留守处,王国华任主任,张震任参谋长。
4月初,经与国民党确山当局交涉,竹沟留守处在县城设立联络站。
28日,刘少奇致电彭雪枫,要求在豫南打下巩固基础,以备将来作为抗日据点。当前主要任务是准备武装和加强地方党工作,尤应注意训练军政干部。
4月底,中共豫南特委在竹沟建立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旺午。此后竹沟一带党组织迅速发展,先后建立二十多个支部。并以特委名义组织两个工作团,深入各地发展党组织,建立群众武装。同时,以教导队学员为骨干成立民族抗日宣传队,到周围各县宣传抗日,影响颇大。后该队随彭雪枫东征,名为拂晓剧团。
5月上旬,竹沟留守处新兵补充大队300余人和部分教导队学员,由陈康带领开赴皖中补充八团队,另带40名到江南新四军军部。
5月,蒋介石电令信阳警备司令王修身派军(夏华国团)进驻竹沟,企图把八团留守处赶走。彭雪枫、王国华通过各种方式向夏团宣传团结抗日的道理,夏团在竹沟驻10天撤回原防。
月底,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书记朱理治以及陈少敏、王阑西、谢邦治等先后抵达。
6月,竹沟第二期军政教导队开学。方中铎仍任大队长,谭友林接任政治干事。开学典礼时,罗炳辉作《全国抗战形势》报告。
是月,豫南特委派张立山回到刘店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国民政府确山县长方廷汉指使特务将其逮捕。冬,张被毒杀于狱中。
中共确山县委建立,书记方德鑫,组织部长王景瑞,军事部长赵进先,青年部长杨中和。
中共豫南特委和确山县委在黄山坡铁路林场开办“抗日保乡会干部训练班”,特委、县委负责人王盛荣、危拱之、王景瑞先后到班讲课。学员通过教育培训,大部分加入共产党。此间,鉴于县长方廷汉坚持反动立场,镇压抗日运动,中共确山县委将其罪行上告国民政府,并发动群众将其驱逐。
河南大学范文澜教授率战时教育工作团部分人员到达竹沟。
中共豫南特委改组,王国华任书记,王盛荣任副书记。
彭雪枫派岳夏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和长江局汇报工作。叶剑英指示:“发展武装,准备年底深入敌后”。同时配发八团留守处俄式机枪6挺。
7月上旬,肖望东率新四军先遣大队从竹沟出发,进入睢杞太地区,与吴芝圃领导的抗日武装汇合。
是月,国民党确山县长邵士祯到职,聘任中共确山县委军事部长赵进先为警察局长。赵任职后,创办确山县干部训练队,中共一批党员和支持抗日的先进分子进入受训。结业后,派往各个联保,全县57个联保更换41个,基层政权基本为先进分子掌握。
中共河南省委为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竹沟创办《消息》报。后更名为《小消息》,至年底油印出版81期。1939年改为石印,发行至一千余份,为抗战时期中共在中原地区第一份报纸。
8月上旬,朱理治在竹沟主持召开中共河南省委扩大会议,讨论建党、群众工作和武装斗争问题。
14日,朱理治赴延安参加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陈少敏主持省委工作。
21日,上午10时许,日本飞机三架轰炸县城,炸死居民9人,炸坏房舍100余间,毁商号多家。火车站内军用列车遭炸后人马尸体狼藉,一时城关人心动荡,商店闭门,学校停课,农民不敢进城,市民多去南山美国教会医院附近挖掘防空洞,以防再次空袭。
22日,国民党确山县政府组织炸桥爆破队,炸毁火车站北铁路大桥和三里店利涉桥,以阻遏日军进攻。
9月,豫南特委军事部长张旺午率留守处武装和地方自卫队夜袭毛家棚山寨,歼灭自称“豫南自卫团”的毛新友部和惯匪王锁部。
中旬,城关妇女民众学校建立,校长彭克端。
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在竹沟举行东征誓师大会后,全支队370人由驻地出发,经遂平、上蔡等地到达西华杜岗,与吴芝圃、肖望东部会合。29日创办的《拂晓报》随军宣传。
10月,因信阳沦陷,国民党确山县长王浩然迁县府于邢店。临走带押犯人,行至西关枪杀12人。
中共确山县委在县城建立“抗日救亡服务团”,县委委员杨中和以国民党确山县城区负责人身份负责服务团工作,王卓然任团长,孙鹏任支部书记。团员主要是城关进步师生及社会青年。采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
11月9日,中共中央为加强中原地区抗战的领导,决定设立中原局于竹沟。胡服(刘少奇)为书记,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委员。23日,胡服率中原局机关人员从延安出发,千里跋涉,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竹沟。
12月26日,朱理治、李先念、郭述申、谭希林等由延安到达竹沟,随同前来的还有30多名红军干部和一个排的红军战士。
是月,朱理治在竹沟主持召开省委扩大会议,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原局指示,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在竹沟成立,朱理治任书记,向明任副书记,陈少敏任组织部长,李先念任军事部长,王国华任群工部长,王阑西任宣传部长,谢邦治任青年部长。中共豫南特委改称竹沟地委,书记张旺午,辖竹沟、确山、泌阳、桐柏、唐河、遂平、新蔡、信阳等9个县委。
1939年(民国28年)
1月17日,李先念率新四军留守竹沟地区的两个中队和干部60余人组成的独立游击大队,向豫鄂边的四望山、应山、京山地区挺进,联络信阳、应城等地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豫鄂边抗日根据地。
2月7日,刘少奇在竹沟召开边区党委扩大会议,纪念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16周年。
3月初,刘少奇到遂平嵖岈山及确山等地视察工作。
春,苏北一批爱国青年学生前往竹沟,途经驻马店东北顺河时,遭反动乡长余成美部阻截坑杀。
4月,中原局派陈少敏率竹沟一个中队和50多名干部及信阳挺进队两个中队近400人,经四望山赴鄂中,6月6日在湖北安陆与李先念部会合。
是月,赵进先从县警察局拉出的一部分武装与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会合后,边区党委派王遵义带一个分队加入,合编成“确山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有300多人枪,渡淮南下。
中原局印剧厂在竹沟毛家棚建立,厂长齐光,党支部书记刘志诚。
秋,久旱不雨。
8月,豫鄂边区党委在竹沟召开扩大会议。选举朱理治、王国华、危拱之、刘子久、席国光、邵文杰、方德鑫等13人为出席“七大”代表;决定调向明、王阑西、刘贯一去苏皖地区;任质斌、曹荻秋任宣传部长,王恩九任统战部长。
杨安平任确山县委书记,李海波任组织部长,张九英任武装部长。全县建立有4个区委,34个支部,265名党员。
9月15日,刘少奇率徐海东、刘瑞龙等从延安第二次到竹沟。
17日,中共中央电示鄂东、鄂中、竹沟各部队要提高警惕,严守自卫立场,给予来犯之国民党顽军以有力的还击,争取我军存在与发展。翌日,刘少奇根据中央指示召集会议,作出创立鄂东、鄂中、豫南抗日根据地的决定。
下旬,刘少奇到竹沟、石滚河调查党的建设、群众生活、群众武装及敌伪顽等基本情况。之后,在竹沟镇北王庄召集边区省委及地、县委负责人会议,作了“国民党反共高潮必然到来,我们如何应变”为主要内容的讲话。会议决定:中原局和边区党委机关、部队逐步撤离竹沟到敌后;留守处缩小;竹沟、豫西南地委与豫西省委合并成立河南省委,书记刘子久,省委机关仍设竹沟。
10月,王景瑞接任竹沟地委书记。
9日,刘少奇率中原局及干部大队、教导大队毕业学员、部队家属和武装中队约300人,自竹沟赴苏皖敌后。
18日,朱理治、任质斌率竹沟留守司令部、政治部、教导大队、直属机关及部分家属约600余人撤离竹沟去四望山。
11月11日,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任命少将耿明轩(确山人)为总指挥,调集确、信、泌等县常备队1800余人,围攻竹沟镇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残杀新四军伤病员、家属和当地群众200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确山惨案”。
11月下旬,中共河南省委就竹沟事变问题派统战部长王恩久前往国民党确山县政府交涉,途中被县常备队曹茂臣部杀害于孤山冲。
12月,河南省委决定取消竹沟地委,成立汝南地委。
是年,河南省第八区境内日货充斥,商业骤然“繁荣”,南阳、西安等地远道客商亦来购货。
日军进迫,县奉专署令,于大道上开挖战沟,并拆除铁路,平掉城墙。
1940年(民国29年)
2月23日,杨靖宇在东北壮烈牺牲。
夏,中共确山县委组织一支二十多人的游击队,张九英任队长。先后除掉反动保长李绍曾、劣绅赵守国等。
12月11日7时49分,日机七架由信阳方面飞至确山投弹。下午1时55分,日机七架飞至李新店投弹。
1941年(民国30年)
1月26日晚(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日本侵略军发动“豫南战役”,由信阳三路北犯,敌中央路军沿平汉线北上陷确山。全县被焚房屋31484间,人口伤亡、牲畜粮食损失亦巨。日军滞留二周,并建立伪政权维持会,会长刘海南。
2月9日晨(农历正月十四日)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品仙部攻占确山,日军南退。
4--9月,中共党组织决定将淮北地方干部撤到淮南五师驻地。地委在杨店成立确正信工作委员会。确山县撤走的干部有杨安平、张九英、胡友禄、王新民、李连华等。
年底,信确桐县委建立,侯大俊任书记。
春夏亢旱,二麦减收;秋仍缺雨,禾苗焦枯。
行政院颁布县级组织纲要,省按其规定将县分五等,推行新县制。确山属第四等。废行政区和联保,全县设14个乡镇261个保。
国民党为了与共产党争夺青年,在竹沟建立确、泌、桐、信四县联立中学。
1942年(民国31年)
5月,灾荒严重,人饥相食,确山饿死二万余人。
8月,国民党确山县党部推行通俗宣传工作,其“宣传队”排练新、旧剧目,在乡镇巡回演出。
是年,王国华辗转到延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称誉他为“农民领袖”,留其在中央党校学习。
全省春旱,麦收仅三成,秋大旱绝收。
全县设4个区,73个联保。
1943年(民国32年)
春,饥荒惨重,饿殍随处可见。省主席李培基对上报:“灾民或结集老幼,环泣求救;或相牵外出,乞食他方……挖尽草根,剥光树皮,淘泥沙,收果壳,以资果腹。耕牛为农民最珍惜之家畜,但难忍饥肠辘辘,竟亦加以宰杀。人世间的惨事,可谓演至顶点……。”县在东门里设施粥点数处,每天食粥者逾千人。
7月,阴雨连绵。
14日,飞蝗过境,遍及全县,滞留周余乃去,秋禾多被啮食。
8月中旬,发生跳蝻,其大如蝇,到处弥漫,为害甚于飞蝗。
9月下旬,县干训所恢复。10月1日,第六期干训班开学,训练保长200余人。
1944年(民国33年)
元月,确、泌、桐、信四县联立竹沟中学由竹沟迁县城文庙,省令易名为确山县立初级中学校。5月,日军陷城停课。后于1946年2月复课。
5月1日,日军宫下兵团由信阳北犯,配合北线主力打通平汉线。4日北犯日军一部,自独山经马集进陷县城。国民党确山县党政机关退避西山。《确山日报》石印器材损失,停刊。
9日,北线日军27师团先头部队与宫下兵团在驻马店会合,国民党守军与之接战,双方均有伤亡。
14日,国民党军一部克复驻马店,日军南退确山。
20日,豫南国民党军切断确山至明港间日军交通,分向南北两端进攻,克确山,歼敌500余,残敌南逃。
6月16日,确山再度沦陷。
6月,日军在县城、南山、瓦岗、竹沟和黄山坡、马庄、新安店等设立据点,建立县、乡两级伪政权机关“维持会”。县“维持会”会长李华卿(李厚生)。
7月,邵敏率信应独立二十五团三个连、淮南支队两个连组成挺进河南先遣队,由信阳沈湾出发渡淮河进入确、正边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7月底,中共淮南支队长赖鹏、政委张国兴、参谋长李卓英率三个连夜袭三宗寺,全歼汉奸武装刘汉文部120余人,毙刘。
8月下旬,黄霖率豫南游击兵团由湖北大悟北上,27日在信阳肖王店栗山头同先遣队会合。29日渡过淮河,首战正阳胡冲店,创建汝正确抗日根据地。
9月上旬,中共汝正确工委成立,肖章、杨玉璞分任正副书记。后工委改县委,肖章任书记,张绍英、李卓英任副书记。同时成立汝正确行政委员会,主席余旭轩,副主席张绍英。
是月,豫南游击兵团主力向平汉路西挺进,部队经驻马店和马庄车站之间进至路西。
10月20日,黄霖率豫南游击兵团,在芦庄南爬头寨聚歼张明泰匪部数百人,后乘胜进驻孤山冲。
是月,在刘店北周庄建立汝上遂县委,书记张子明,组织部长胡友禄,军事部长张九英。
11月上旬,驻孤山冲的豫南工委改为河南工委,书记任质斌。豫南游击兵团改河南挺进兵团,辖4个团,司令员黄霖。不久,黄率挺进一团一部和四团向豫中挺进。
是月,信确、确泌桐县委、行政委员会相继建立,由蔡云生、杨玉璞分别任书记,仝靖宇、何振纲分别任行委会主席。
12月,任质斌率五师三十九团一营和抗大十分校一批干部到孤山冲,召开干部会议,总结开辟河南的工作。同时派一批武装挺进路东上蔡策应冀鲁豫部队南下;另派一部武装北上,接应三五九旅南下支队。
1945年(民国34年)
1月中旬,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到孤山冲,在途经瓦岗时与一股日军遭遇,毙伤敌30余,缴获电台一部和部分电讯器材。与挺进兵团会师后,稍事休整复南下豫鄂边在上河店突破日军三路围攻,于陡沟击退顽军阻击,下旬至大悟山根据地。
是月,经豫鄂边党委批准,建立豫南地委、行署、军分区于孤山冲,随三五九旅到达的韩东山任书记、兼分区政委,专员为娄光琦,司令员黄霖。
黄霖在孤山冲以北的金顶山召开军事会议,突然招致驻确山、遂平、牛蹄等据点的日军约两千余人的围攻,黄将主力撤回孤山冲,留杨玉璞带一个连与之周旋,后亦安全突围。
2月上旬,国民党确山县党部由汝南迁新蔡县城内仁义街80号,并设立“社会服务处民众诊所”。
是月,豫南抗日军政干校在孤山冲创办,校长韩东山。至抗战结束,共培养干部700余人。
3月,确山、泌阳等县县团队与土顽武装约二千人进犯孤山冲抗日根据地,孤山冲军民配合,两面夹击,毙敌200多人,缴获弹药一批。
是月,新四军彭雪枫部在太康县叶寨歼灭泛东挺进军第五纵队一部,擒纵队司令、“竹沟惨案”罪魁之一耿明轩及总指挥张公达。
春,确泌桐中心县委和武装总队成立,杨玉璞任副书记,霍俊亭任总队长。
4月,豫南地委、专署和军分区改称四地委、四专署、四军分区,书记兼政委夏忠武,专员张旺午,司令员韩东山。
胡德润部在胡庙西山口,遇到蒙毫师管区押带壮丁千余人,经过动员,大部分参加军分区部队。
游击兵团主力挺进豫中后,确山城区留守日军田中部队,不时派兵数十人和汉奸队伍“自卫团”到城北徐老庄、张楼、花山口、柴坡、刘庄、拜台、段庄、王李园、玄坛庙、白果树等村,抢掠乡民耕牛、猪羊、粮物,运往县城。盘踞驻马店育英中学之日军木朗部队,亦不时带兵六七十人或百多人,由练河乡公所汪子俊部带路到胡庙、孙店等处抢劫。因该处接近金顶山中共游击区,敌伪沿途大肆烧杀。
6月30日,国民党确山县执行委员会(原县党部)恳请省党部豫东南办事处转电上级与中共交涉释放耿明轩。7月,国民党中央向中共发出交涉。中共顾全大局,以团结抗日为重,将耿释放。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10日,延安总部发布大反攻命令。是月,确山各抗日自卫武装与军分区警卫部队围攻敌伪据点,俘敌伪军官兵百余。
8月初,分区部队围攻日军孤立据点竹沟镇。敌见大势已去,弃镇突围,周春鸣率军追堵,敌尽抛其物资,逃进县城。
“八一五”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国民党五十五军进攻孤山冲,四专署、四军分区避战南移,确泌桐行委会转移到西北白菜沟一带。五十五军入冲后,尽毁防御工事,焚毁大礼堂及住房800余间。
22日,在五十五军护送下,国民党确山县长李文甫及保安团警回到县城,时日军不足百人,仍于各城门炮楼和南山碉堡设岗。城关各机关及民舍半数为墟,蓬蒿遍地。
下旬,国民党确山县党部由汝南返回。
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率部抢占河南之确山、驻马店、漯河、许昌等战略要点,进而向新四军各抗日根据地进攻。确山路东、路西各县委召集紧急会议,部署撤退和隐蔽干部等工作。
月底,省第八区保安团配合正规军进攻汝上遂根据地李寨,汝上遂、汝正确两县武装总队进行反击。汝上遂行委会转移到张里山乡后,敌王德元带保安团2000人跟至,被击溃,毙保安大队长一名。
程道荣率“豫南游击第十三纵队”5000余人起义,在中共党员徐达山安排下,自正阳县陡沟出发取道确山、驻马店间,由霍俊亭带部队迎接进入孤山冲。
国民党军某师在保安团配合下,进犯汝正确根据地奶奶山以南以北地区。汝正确、汝上遂两县武装进行激烈抵抗。
10月3日,国民党确山县党部在驻马店设立办事处。
10日,驻县国民党军一二四师三七二团全体官兵、各机关、团体、学校及居民约5000人,在大操场举行“确山县各界庆祝胜利军民联欢暨国庆纪念大会”。
中旬,铁路东民主政权机关和武装转移至竹沟、孤山冲地区。
国民党乡镇政权恢复,其乡镇长陆续赴职。
下旬,县党部着手恢复基层组织,区、乡分部由县派员前往成立。城关设区分部两处。
28日,国民党四十一军一二四师奉命“剿共”,驻于确山。
11月1日,《确山日报》复刊。
22日,一二二师驻防确山。
是月,国民党四十一军由嵖岈山南下,在各县保安团配合下进犯竹沟地区。四地委、专署、军分区及其武装转移到桐柏山区。确泌桐县委书记杨玉璞所率数十人的手枪队被阻于蚁蜂店一带,后与张保成所带接应部队精锐连于瓦岗相遇,同往桐柏转移。
1946年(民国35年)
1月初,中共四地委、专署、军分区向随县草店转移。确泌桐县委撤销,干部随地委和分区去随县。
2月,中共确山县委、县民主政府成立。县委书记杨玉璞,县长刘贵。
3月24日,县府通知机关团体筹办民众教育学校,推行民众识字教育,声称限期扫除文盲。
6月,吴贯清、孙星南带第八行政区和县保安团进犯孤山冲。确山县委杨玉璞、周春鸣率部向随县安全转移;胡友禄、周凤景带一支武装打游击。
下旬,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军区根据中央指示,26日分路突围。
9月,王景瑞从陕南黑山镇绕道千里回确,联络张九英和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10月,中共确信桐工委在信阳尖山成立,胡友禄任书记。同时转移随县的武装返淮北,与确西游击队组成豫鄂边游击队,吴厚民任指挥长,进行收集敌情,恢复地下党组织,收容安置五师突围掉队人员。
是年,麦受灾歉收,秋连日大雨,溱河溃决。庐舍漂没,秋禾尽毁。
1947(民国36年)
1月上旬,王景瑞去确正信边工作,中共杨店区委恢复,黄建广任书记。
2月6日,县推行教育部“中等学校男女分校”。
中旬,五师突围至陕南后,未过去的一支部队折回,在天目山与国民党军遭遇,边打边退。翌日,工委书记胡友禄和通讯员陈国富去陈冲、熊湾等地安置伤员时被捕。胡被捕后,王景瑞接任工委书记。农历五月八日,胡被带押确山,在火车站脱逃。
3月下旬,工委交通员王治国去豫皖苏根据地与省委取得联系。5月,王景瑞赴开封正式建立组织关系。撤销确信桐工委,建立汝正确工委,书记王景瑞,属淮太西地委领导。
入春至5月,连遭暴雨袭击,麦收不及三成。
5月,县参议会召开紧急会议,拟请批准确山为“绥靖县”。议长杨祖尧为代表前往南京泣陈。后被获准,属河南第五绥靖区。
6月22日,县府裁田粮科,设田赋粮食管理处,县长栗振璜兼处长。
是月,县参议会举行第一届第八次会议,出席正副议长、议员14人。通过三项决议案:1.调整前配农商负担特捐额,即照原85.7亿元增加一倍;2.二麦产量大减,确山遭三次沦陷,农村十室十空,民不堪苦,呼吁上峰减征壮丁、军粮;3.时局不稳,为公教团警人员南撤之需要,运储信阳小麦25万公斤。
中共汝正确信工委在张茨林村成立,书记王景瑞,组织部长胡友禄,武装部长张九英。工委机关设老君山南小夏庄。
秋,淫雨成灾,谷子、大豆、芝麻多被淹死。任店乡淹地和庄稼4086亩,倒房108间。
8月下旬,刘伯承、邓小平部队挺进至汝正确边区时,支援工委长枪200多支。
10月13日,周凤景、张九英等在石滚河,击毙恶霸乡长赵崇武。
11月,根据豫皖苏八地委指示,撤销工委、成立汝正确县委和政府,王景瑞任书记兼县长,游击队改为县支队,张九英任支队长,王景瑞兼政委。
是月,确山铁路西游击队奉刘伯承、邓小平电示,坚持就地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根据地,恢复基层政权。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作战,受到军委表扬。
二地委和军分区在桐柏建立,确山铁路西属其领导。
12月17日,陈赓兵团十一旅由方城抵达新安店车站西侧,上午向确山县城挺进,三一、三二两团之前卫在城关与正在逃跑之保安团一部相遇,俘敌30余。确山第一次解放。
19日,国民党整编二十师占据县城。
12月中旬,南下工作团与确山党组织会合,在竹沟地区重组县委和政府,书记刘劭卿,县长王杰,武装指挥长王宗干,政委王建桥。同时,建区委五个,各有一武装中队。
29日,陈谢兵团于金刚寺祝王寨全歼整三师后,挥兵南下包围确山守敌整二十师。激战两日,给整二十师以歼灭性打击。蒋介石深恐确山不保,威胁武汉,抽调围攻大别山的主力整十师、十一师和南阳的整九师前来增援。至此,人民解放军已完成分散围攻大别山敌人兵力的战略任务,30日晚撤出战斗。
月底,石滚河、竹沟、尚和店、陈冲、孤山冲、蚁蜂开展“急性土改”,同时废保甲,改村组,民主选举村组长,并建立农会和民兵组织。
是年,国民党当局为反共防共,令各级警察局对现任长警实施互相监督、互相告发的“连保切结”办法。如发现“不规行为”,具结人受连坐处分。
1948年(民国37年)
1月,王景瑞调往临泉工作。李卓英、胡友禄、张九英等去沈丘参加土改。岳林、秦明分任县委书记和县长,吴厚民任县大队大队长,岳林兼政委。
是月,李青山、白光鉴等在确、正边区建立杨、胡店区政权,李青山任区长,组成有四五十人枪的区中队。
3月22日,行政院发布《反共防共督饬办法》,即严密户口清查,加强保甲组织,实行五户连保连坐切结,推行国民身份证。
3月30日,泌阳县保安团第三营随带步枪300余支、游杂500余人,进入确山县练河乡第七、八两保,冒充共产党,逼要白面、油盐,四处捉鸡杀猪、搜集衣物等,相继为害至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保;31日夜,该队第三营第八连连长石禄臣率部百余人至第三、四保各村,鸣枪示威,殴打老幼,凌辱妇女,俨然是一伙盗匪。
4月9日,中原人民解放军一部和县大队进城。确山第二次解放。
国民党确山县党部、县府南逃新安店。
5月2日下午三时,国民党军五十八师一部由石滚河入城,在南关一带布防。确山处于拉锯局面。
5月4日,张九英率王振良、刘兴、黄学山到铁路东侦察敌情,夜宿刘店东小张庄张绍英家,不幸被保安旅王德元部逮捕。不久,于正阳南关英勇就义。
20日,国民党“确正汝三县联合军民合作总站”建立,为军队收购柴草麸料。设分站二,堆集所一。
5月下旬,中原野战军发起“宛东战役”。25日,东集团(第一、三、六纵队组成)一部进攻驻马店,27日,攻确山,主力集结于确山以西配合西集团(第二、四纵队及华野十纵队组成)。当天敌张轸兵团自南阳东援,侦知“东集团”西进合围,调头西返,但至南阳东被“西集团”阻击,整五十八师一八三旅6000余人被歼。
6月,豫南保安司令部为保安四旅所辖十三、十四两团补充兵额,规定淮南征补十三团,淮北征补十四团。确山征补26岁以上的兵员959名。
7月1日,县奉第五绥靖区命令,运集信阳小麦15000大包。
5日,国民党战斗机一架在县境失事,一居民营救驾驶员得奖赏500万元。县府支付驾驶员刘大为返汉路费546万元。
7至12日,新编十五师过境,在县充实粮秣后抓夫派车转南阳。时值炎夏,气温甚高,路途人畜伤亡惨重,车夫见机即逃。此役,朗陵镇死民夫43人,损失牛车158辆、牛230头、驴52头、小车两把。
26日,整编二十三旅驻防确山。
县府召开修筑城防工事会议,决定扩挖城壕,分派民夫4180名。时全县十四个乡镇,仅八个乡镇上工。其余为解放区或游击区。
27日,五绥区令县征兵1000名,限8月底征齐。
7月,整十一师、整八十五师进犯路西解放区,县民主政府和部队转移至泌阳境。
7月25日至8月17日,整八十五师、十一师在境,强向民间征派给养,计小麦36661公斤,豆11189公斤,大麦19022.5公斤,柴231550公斤。
是月,因物价飞涨,县府将本年所征特捐322.53亿元,购黄金82.7两,封存庶务室,以防贬值。
7--12月,匪劫严重。石滚河第三、十六、十七保被绑肉票95人,抢走耕牛285头,驴83头,其他财物无算。
8月9日,确山县所谓“戡乱建国动员委员会”成立。
10日,警察局奉令在火车站和西关设“经济封锁检查站”,对解放区进行经济封锁。
19日,行政院颁布发行金元纸币令,停止法币和东北流通券发行。兑换率为1金元:300万法币,1:50万东北流通券,纯黄金市两(16两制)兑金元200元,纯白银市两兑金元2元,美钞1元兑金元4元。
8月15日-9月25日,驻马店阴雨连绵,街道成渠,倒塌房舍无数,灾民5000余人无处栖身。
整十师、十一师在汝正确三县保安团配合下进攻熊湾、黄岗地区。军分区司令员黄林,县委书记岳林率分区部队和县大队突围。
8月19日,国民党确山县府召开城防研讨会,决议成立筑城委员会,兼县长涂景堂为主任,杨祖尧为副主任。11月4日,筑城工程开工,县令民工自带伙食、柴草,到工3000人。总督工杜向阳,限本月8日完工,因迟到或工程延期而被申斥、记过、记大过的乡长多人。
9月20日--10月5日,刘、邓大军佯攻信、确。国民党军在驻马店构筑工事,征用居民大量器物。
10月5日,各乡镇保甲机构及县商会与县派出的经济检查队配合,推行新币,取缔金银黑市,办理金银登记。扬言:违者处七年徒刑。
10月14日,确山县民众组训委员会成立,国防部人民服务队队长为主任,县府教育科长为副主任。
11月6日,国民党12兵团司令黄维率部10万由确山东去皖北,参加淮海战役,12月15日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全歼。
16日,拂晓,中原解放军一部,在确山东15里董楼全歼淮阳、商水、项城国民党流亡县大队。
是月,确山县文献委员会恢复,着手搜集县志资料。主任申景星,专任干事王德甫,设办公处于党部。
冬,中共确山县委机关自随县返县境,刘店区政府和区武装大队成立。
12月,中共汝正确县委及行委撤销。确山路东路西统一,县委书记刘劭卿,县长杨玉璞。
31日,国民党确山县守备司令部户口编查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后对县城大清查,办理居民五户连坐切结,严查户口移动,身份不明之人不准留住,外出不报告者严惩。
是年,国民党军云集确山县,供应浩繁。据不完全统计,相继有十二兵团部、国防部人民服务队、八十五师、一八三师、国防部一二八部队、整三师、保三旅、保四旅、五一三团、五纵队、特务团、突击第一大队、整十师、十一师、二十师、新编十五师、二一六师、三兵团部、五十八师、五十二旅、整编二十三旅等二十多个部队驻扎或过境(不含驻马店)。
1949年(民国38年)
2月3日,中原人民解放军桐柏第二军分区主力部队一部攻占确山。确山第三次解放,不久主动撤离。
29日,国民党确山县政府下令对北运物资开禁。
3月31日,中原人民解放军占领确山。确山第四次解放。中共确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机关迁入县城。
春,县人民政府设支前科,成立支前办公室,动员组织民工数万抢修郑州至武胜关干线公路过境路段与桥涵,支援人民解放军南下追歼国民党军队,保证了2000辆军车通过。
4月2日,建立确山行政区,领确山、上蔡、新蔡、西平、遂平、正阳、息县、信阳、汝南九县和驻马店、信阳两市,地委书记于一川,专员萧一舟,军分区司令员王国华。15日,书记、专员等在确山专署驻地(驻马店)到职视事。
3日,县在驻马店接收旧邮电局工作完成,职工20名留职。下旬,邮路通至确山、信阳。
11日,专署为迅速恢复经济、建立机构、安定人民生活发出通知:1.各经济部门在军管会统一领导下工作,立即建立工商贸易银行;2.部门原封不动,按系统接收;3.对原有职员采取原职原薪供给。
20日,中州农民银行确山支行建立。专署宣布:通行人民票、中州票,禁止银元、铜币、铝币和金元券流通;收兑法币。
21日,为帮助灾民度过春荒,专署拨发确山救济款11亿元。
是月,中国人民银行确山支行建立。
成立邮政局。1951年3月,并邮政、电信为邮电局。
5月,确山专署、军分区为清剿匪特,保护麦收,安定社会秩序,号召全区人民紧急动员起来,配合军队剿匪。组织护青队,并命令所有部队及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无条件地尽一切可能协助群众收割。
是月,开展反黑瞒地工作,至7月结束,共查出黑地45089亩。
6月,建立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刘劭卿。全县7个区均成立区武委会。1950年1月,县武委会改为支队部(队部在南山教会大楼)。
夏,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8月,撤确山专署,建信阳专署,确山属信阳专区。
9月,合并县立师范、女中、职业中学、初中为联合中学,魏卓之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