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
【信贷投放】2012年,面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市金融办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找准政策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 2012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644.52亿元,较年初增加 103.7亿元,增长19.18%,增速居全省第六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新增贷款 67亿元目标任务的154.77%。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 200.83亿元,较年初增加 72.05亿元,增幅55.94%,高于全部贷款增幅 36.7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 409.53亿元,较年初增加76.15亿元,增长22.84%,高于全部贷款增幅 3.6个百分点。一是定目标,促投放。筹备召开了全市金融工作会议,对全市 2012年度的各项金融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新增贷款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各金融机构,并纳入各县区政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对各金融机构和各县区的贷款投放情况进行季通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积极重视、互相赶超的良好氛围。定期组织召开全市金融形势分析会,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挖掘信贷增长点,指导和协调各金融机构按照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二是争规模,促投放。一方面,引导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反映情况,介绍市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尽可能多的争取信贷规模。另一方面,紧紧抓住股份制银行信贷业务向各省辖市延伸的机遇,积极组织有信贷需求的企业与股份制银行进行对接,扩大异地银行直贷规模。三是搭平台,促投放。首先,积极筹备举办了 2012年驻马店银企合作洽谈会,共筛选支持企业 260家,支持项目 271个,支持金额 154.26亿元,其中合同金额 126亿元,意向金额 28.26亿元。其次,进一步发挥了驻马店金融服务网的作用,鼓励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主动通过网站进行申请,引导银行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受理网上申请,加强银企之间及时有效对接。截至 2012年12月末,网上已注册企业 605家,其中 410家企业通过网站申请贷款 11.45亿元,较好地发挥了网络的鹊桥作用。再次,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有关部门举办的银企对接活动。四是求创新,促投放。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探索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担保抵押方式,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 +信贷、农民担保协会 +信贷、担保机构 +信贷、林权抵押、船舶抵押等信贷产品,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信贷投放。五是兑奖惩,促投放。在 2012年年初召开的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市政府拿出 160万元对 2011年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胡孟辉)
【金融体系建设】2012年,市金融办按照“引进、延伸、新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银行业机构体系建设。一是抓引进,促建设。陪同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拜会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介绍全市近年来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特点以及入驻方面的相关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入驻。中信银行郑州分行在驻市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已报送中信银行总行。二是抓延伸,促建设。首先,鼓励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向县域延伸机构。经积极协调、大力支持,建设银行新设了新蔡支行、泌阳支行;中国银行新设平舆支行;工商银行新设遂平支行、泌阳支行。其次,扎实推进农信社改革。2012年,市金融办将农信社达标升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沟通联系,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农信社达标升级任务。截至 12月底,6家五级社已全部达到四级社标准,正阳农商行筹建申请已上报银监部门,西平农商行也在积极筹建。再次,在驻马店银行向县域延伸方面,积极帮助选址,做好协调工作,2012年相继设立了新蔡支行、上蔡支行,县域全覆盖目标即将实现。三是抓新设,促建设。通过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种形式招行引资洽谈培训会,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积极与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对接,介绍情况,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来驻设立村镇银行。全市第二家村镇银行——遂平恒生村镇银行于 2012年 5月 9日开业,这是驻市引进的首家由外地市城市商业银行发起组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2年,国家开发银行、中银富登、福建南安农商行、江西赣州银行、浙江德清农商行、伊川农商行、济源农商行等陆续来驻市实地考察,在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意愿强烈。(胡孟辉)
【发展资本市场】2012年,全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50.52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 41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城投债融资 13亿元,地方政府债融资 2.72亿元,产(股)权融资 2.3亿元,信托市场融资 1.93亿元,并购重组融资 6.34亿元,利用BT、BOT等方式融资 24.18亿元。一是积极申报省定首发上市重点后备企业。组织力量筛选了 12家企业申报省定首发上市重点后备企业,后经省政府金融办专家组的考察论证,认定蓝天燃气、大程粮油、枫华生物、鼎力杆塔、爱家量贩、懿丰油脂、金桂特纸等 7家企业为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为历年来最多。二是调整完善了市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情况。对原列入驻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的 37家企业进行了调整,对全市 50家重点企业和 50家高科技企业进行了摸底排队,综合各县区后备企业情况,将净资产在 1000万元以上的 40家企业列入驻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三是大力推动蓝天燃气、枫华生物上市工作步伐。积极做好蓝天燃气的再辅导、再上会工作。蓝天燃气2011年 9月上会未过后,针对发审委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金融办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力争早日实现上市。组织召开了枫华生物上市工作协调会,通过市政府成立了枫华生物上市工作协调小组,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枫华生物的上市工作,帮助解决上市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企业顺利上市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组织召开了中介机构协调会议,对企业上市中的股本设置、土地等各类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积极帮助枫华生物开展股权改造,成功引进郑州宇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宇通集团首次投资枫华生物 1亿元。四是明确了企业上市工作流程。制定下发了《驻马店市企业上市工作流程》,从归口管理、境内上市、境外上市、新三板及天交所股权挂牌、上市奖励等五个方面对全市企业上市程序进行了规范。五是举办了资本市场融资培训班。这进一步提高了县区政府和企业高管对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的认识,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企业上市和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作。(胡孟辉)
【保险业发展】2012年,市金融办不断加强与各保险公司的联系沟通,积极引导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上年全市新增保险主体 1家,达到 34家,主体数量位居全省第六位。截至 2012年12月底,全市保险市场保费规模达到47.76亿元,占全省保费规模的5.68%,位居全省第六位。其中,产险市场保费规模 8.35亿元,位居全省第十一位;寿险市场保费规模 39.41亿元,位居全省第六位。保险业总资产 107.13亿元,同比增长 25.63%,位居全省第五位。保险业累计赔付支出为 9.67亿元,同比增长 11.34%,为全市创造直接就业岗位 1.8万个,上缴税费近亿元。一是大力发展涉农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积极开办“三农”保险业务,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小额保险产品,增强农民抵御灾害等风险的能力。二是积极拓展商业保险服务领域,引导各保险机构规范理赔服务,扩大业务规模,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大力发展责任保险,扩大安全生产、医疗事故等承保面,积极发展养老保险以及“新农合”等委托经办业务,补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不断推进产品创新,积极发展群众有需求、经营有效益、风险有管控的新产品新业务,充分发挥了其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五是积极开展农村地区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联合市保险行业协会制定了《驻马店市农村地区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方案》,切实提高全市农村地区群众对保险业的认识,促进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胡孟辉)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2012年,全市积极采取举措,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扎实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立足目前严峻形势,充分发挥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参谋服务作用,多次召开会议对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了市金融秩序整体稳定。二是加强了对县区政府金融工作的考核,把金融机构引进、金融风险防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纳入了其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并在年中对各县区的金融工作进行了督导,努力营造重视金融地位、服务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三是深入开展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牵头成立了市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领导小组,对全市各县区及市直部门下属的交易场所进行了认真排查,约谈了部分交易场所负责人,帮助部分交易场所规范各类规章制度和交易程序,摸清了底子,建立了台账,为下一步建立预防和处置各类交易场所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分发挥金融审判庭职能作用。为充分发挥金融审判庭这一平台在打击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维护银行业合法权益上的作用,牵头成立了金融审判运行协调办公室,通过对金融案件审理、执行过程的协调,改善全市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了全市诚信建设水平。(胡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