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概况】2005年,是驻马店市商务局的开局之年。一、对外贸易:进出口完成7152万美元,占省定6178万美元的116%,较去年增长33%,其中:出口完成5250万美元,占省定目标任务5234万美元的100.3%,递增15%;进口完成1902万美元,占省定目标任务944万美元的201%;较去年增长1.3倍。二、利用外资:合同利用外资完成7912万美元,占省定目标5836万美元的136%,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134万美元,占省定目标3048万美元的103%。利用外资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省商务厅分别向市政府、商务局致电表示祝贺。三、外经工作:境外劳务输出完成289人,占省定目标285人的101%,较去年同期增长13%。四、引进市外资金:全市引进项目224个,引进资金完成21.3亿元,占省定目标14亿元的152%。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市完成167.93亿元,占省定目标164亿元的102%,较上年增长15%。(陈多庆)
【市场体系建设和运行监测】一、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试点工程。按照省商务厅的安排部署,驻马店市确定西平县为试点县,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人员跑遍西平县10多个乡,查验44个“农家店”,确保“万村千乡”试点工程如期完成。二、加强对拍卖典当、废旧汽车回收、成品油、生猪屠宰等特殊行业的监管工作。制定《驻马店市拍卖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批准成立全市第一家典当行——金岛典当有限公司。部署开展成品油加油站(点)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病死猪肉的稽查力度,完成生猪定点屠宰29万余头,加强对猪链球菌的预防力度,确保猪肉的卫生安全。三、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快速反应,及时调控”的总体要求,做好节假日市场监测和信息报送,明确重点监测企业,初步完善城市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料、重点流通企业市场监测体系,建立月报、季报、年度报市场运行分析制度和市场预警预测机制,市场监测工作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全省市场监测工作评比中,驻马店市名列前茅。四、如期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按照国家商务部和省商务厅的要求,市商务局上半年着手全市的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先后经过规划启动及调查、规划编写、规划论证、审议通过四个阶段,历时半年多,考察4个城市,召开5次讨论论证会,6次修改规划草稿,于12月底如期完成规划工作。《规划》紧紧围绕打造豫南商业中心的目标,规划出“6大商业区域板块,1个物流基地,2个商业中心,32个商品交易市场,3种形态的社区商业中心区”的市场建设体系,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务实与创新结合的特点,突出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环境协调、城市特色的原则,达到规划的目标和要求,12月22日,在专家讨论会上一致通过。五、倡导诚信经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创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企业恪守商德、诚信经营,2005年3月份,市商务局和宣传部、文明办、工商局、发改委等八个部门联合组织“百城万店无假货”和创品牌企业活动。并与市工会联合对上年度“十佳明星企业”“十佳服务明星”进行表彰。4月份进行“百城万店无假货”启动仪式,同时,联合发改委、公安局、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整顿和打击特许经营、美容美发和欺诈行为,着力加强商业道德和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出像乐山商场、爱家量贩等影响力大,示范作用明显的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促进流通业的健康发展。(陈多庆)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围绕紧急核查“苏丹红”、粮食及其成品、水产品、农村食品安全、夏季食品安全、中秋节、国庆节食品安全等各项专项整治工作,查处不合格肉制品4330公斤,不合格食品1608公斤,不合格食用油400公斤,不合格散装食品1894公斤。立案447起,捣毁制假窝点12个,规范全市食品市场。二、积极开展打击商业欺诈行为专项行动。治理虚假广告、打击无证行医,检查医疗卫生机构627户,取缔无证行医246户,没收药品185箱,器械1123件,立案查处9起,查处无证行医的人员152人,使卫生诊疗机构得到进一步规范。三、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处商标侵扳案件185件,没收非法商标28635件、侵权商品7800件、各类非法出版物16052册,保护知识产权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四、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查处农资案件621起,货值362.9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31.6万元,保证农资市场的健康发展。五、开展对大案要案的查处。查处豫香调味品有限公司含有“苏丹红”辣椒粉,追回和查封11.6吨;查处正阳县大风歌农资连锁中心假化肥坑农案,追赔农民损失42320元;查处地条钢,没收钢材18.7吨,模具23个;此外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文化市场、卷烟打假、印刷复制业等专项整治活动,均取得显著成效。(陈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