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的蔡州之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下阕
“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就在靖康二年(1127)的正月,宋钦宗与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被金兵掳走,北宋灭亡。同年五月,赵构在商丘即皇帝位,为宋高宗。宋高宗建都临安(浙江省杭州市),史称“南宋”。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他以靖康徽、钦二宗被掳为耻,国恨萦怀,无时能已。他立志灭金:“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饥食胡虏肉,笑饮匈奴血。反对压迫,坚决收复中原,复兴宋室王朝。他连战皆捷,“金兵闻岳飞军至,即惊呼‘岳家军来矣!’”“分道而遁。”[1] 宋高宗亲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以赐之。岳飞驻兵襄阳,筹划恢复中原。
当时,金军遍布淮河南北,开封、洛阳、许昌、蔡州均陷入金兵之手。为了有效地统治被侵占的地区,金朝立刘豫为傀儡皇帝,国号“齐”,统治河南地区。
岳家军从襄阳出发,曾经多次战于蔡州。绍兴六年(1136),岳飞派杨再兴等将兵北伐,收复豫西领土,并进军蔡州,燃烧金兵与伪齐刘豫在蔡州的军粮。后来宋高宗令岳飞退兵,杨再兴方才退还襄阳。杨再兴是岳飞的得力将领,屡战屡捷,后来在郾城之战中,被金兵射杀于小商桥。
蔡州是淮河流域的军事重镇,从襄阳进兵,要恢复豫南、豫东,蔡州首当其冲。就在杨再兴火焚蔡州粮的那年,刘豫伪军进窥唐州(河南省唐河县)。岳飞派遣王贵、董先大破之,焚其营栅;刘豫伪军溃不成军。唐州在蔡州西,从唐州出兵,轻骑突袭,一日即可到达蔡州。岳飞心潮汹涌,要趁刘豫伪军败北,一举攻取蔡州,向宋高宗奏请“图蔡以取中原”。结果,宋高宗的答复是“不许”。[1] 岳飞只得召王贵、董先还军,失去良好战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
绍兴十年(1140),金兵围攻宋将刘锜于亳州(安徽省亳州市)。刘锜向宋高宗求救,宋高宗令岳飞出兵增援。 蔡州是由襄阳赴亳州的必经地,岳飞遣张宪、姚政攻下蔡州,进援亳州。对于这段史实,《汝宁府志·武功》是这样记载的:
宋高宗绍兴间,岳飞领兵援刘锜,与金人战于蔡州,败之。遂复蔡州。
按照《汝宁府志》的记载,谓岳飞亲自增援刘锜,攻克蔡州,但《宋史·岳飞传》则谓“飞遣张宪、姚政赴之”,与《汝宁府志》有异。不过,岳家军这次攻战蔡州是肯定的。
另外,在岳家军规划收复中原中,岳飞的大将牛皋与蔡州具有密切的关系。提起牛皋,人们即想起古典小说《说岳》中嘻嘻哈哈、毫不严肃、无大本领的形象。其实,牛皋是一员勇猛善战、足智多谋的大将。他是鲁山人,金人入侵到达鲁山,他“聚众与战,屡胜”[2]。金兵进攻当时所谓京西的登封、汝州一带,“皋十余战,皆捷”[3]。刘豫与金兵复来侵犯,登封、汝州多山,皋设伏兵于要地,大破敌兵,掳其酋帅郑务儿。在岳飞驻兵襄阳的时候,牛皋已官至信阳军镇抚使,是一个地区的军事长官。为了控制豫南和豫西地区,南宋王朝令牛皋隶属岳飞。“飞喜甚”,[4] 让牛皋为唐州、邓州、襄州、郢州安抚使,即这四个州的军事、治安长官。
关于牛皋,《汝宁府志·武功》谓:
鲁山人牛皋,少有智勇,累立战功。高宗命为蔡、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遇敌战辄胜,金人不敢近蔡境,加亲卫大夫。会岳飞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汉规中原,命皋隶飞。飞喜甚,即辟为唐、邓、襄、郢州安抚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
[2]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牛皋》。
[3]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牛皋》。
[4]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牛皋》。
宋朝时,信阳军属蔡州,牛皋以信阳军镇抚使主持蔡州的政治经济事务是可能的,因为战争时期,政治、经济与军事合一,便于为军事服务。牛皋主持蔡州事务,与盘踞蔡州的金兵经常作战,也是必然的。
牛皋隶属岳飞后,岳飞曾“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未几,所遣诸将,相继奏捷。”[1] 牛皋曾为信阳军镇抚使,主持蔡州政治经济事务,对盘踞蔡州的金兵、刘豫伪军的情况熟悉,对蔡州的地理形势、交通也均清楚,因此,这次攻克蔡州的将领应为牛皋无疑。今汝南县城东南的汝河湾中,有个洼坑,名“兀术落。”俗称“母猪窝”。传说是牛皋在这里把金兀术打下了马。他骑在金兀术的背上,高兴得“哈哈”大笑;而金兀术呢?却怒气填胸。结果,牛皋笑死了,金兀术也气死了。人们把这事称为“笑死牛皋,气死兀术”。这当然是个不可靠的传说,因为牛皋与金兀术都不是死在汝南。不过,却说明了人们对抗金将领牛皋的爱,对侵略者金兀术的恨。
岳飞挥军北伐,本已恢复了中原大部领土,进驻朱仙镇,兵临北宋旧都开封。可叹的是:宋高宗赵构却听信奸相秦桧的谗言,诏岳飞回师,并且杀害了岳飞。于是,蔡州重新陷入金兵之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