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象
【气象为农服务】 2016 年,市气象局配合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推进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在高标准粮田内新建5 个气象科技示范园,实时监测农情气象信息,并将农业气象服务送到田间地头。2016 年,面对春耕、夏玉米卡脖旱、麦播和冬季霾污染等关键时期,全市先后组织4 次人工增雨作业,共出动高炮90 门次、火箭38 架次,发射增雨炮弹5878 枚、火箭弹176 枚。累计影响面积约2.6 万平方千米,增加降水约1.1 亿吨,有效解除和缓解了各阶段性干旱,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1.7 亿元。提升为农服务产品针对性,开展服务需求调查。对新型农业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经济作物开展专项气象服务,形成多样化、专业性、针对性强的服务产品,提高气象服务产品适应需求的能力。建设卫星遥感资料分析应用系统、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等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制作发布农业气象周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农作物产量预报等各类服务材料712 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覆盖率90% 以上。召开“三夏”气象服务新闻通气会。“三夏”“三秋”期间做好秸秆禁烧气象服务工作,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点,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成立督导组,在分管地区督导秸秆禁烧。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推进汝南县熊湾村定点扶贫工作,联合市畜牧局、农业局组织专题培训科技扶贫,先后组织50 人次以上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精准扶贫。先后组织人影技能培训班、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培训班、防雷专业技术暨行政执法培训班,举办第一届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技能竞赛。(李奕洁 刘 威)
【气象现代化建设】 2016 年,市气象局制定2016 ~ 2017年全市气象现代化行动方案,全市气象现代化评分89.01 分。与移动公司合作建设气象监测预警分析及发布平台。在灾害性天气落区范围内,以移动通信基站辐射范围为单元发送预警信息,提高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成市气象科普馆建设并于2016 年9 月1 日正式启动,免费向公众开放。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公众和社会团体3 万余人次。组建一部气象移动应急车,提升气象部门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调联动能力。完成全市自动雨量站设备升级,完成气象仪器信息采集和入库工作,实现对气象装备的全程跟踪和智能化管理。对市局网络进行升级,核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的速度由百兆提升至千兆。截至2016 年年底,西平、汝南、驿城区气象局已基本完成“一流台站”基础设施建设;平舆即将完成;遂平、上蔡、确山、泌阳正在施工中;正阳正在进行土地手续办理。 (李奕洁 刘 威)
【气象防灾减灾】 2016 年,驻马店市天气预报短时临近预报质量居全省第一,整体预报准确率居全省第四。建成涵盖雷达监测、预报预测、预警发布、农业气象、装备保障为一体的综合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提高预报预警和气象服务水平。与市旅游局、环保局、国土局、林业局等多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应急联动机制,以最快的响应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公共气象服务。做好春运、春节、“两会”、春季气象服务保障,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春耕春播、“五一”、汛期、“三夏”、高考、“十一”、“三秋”等重大社会活动和重要农事季节气象保障服务。发布各类专题天气预报共1241 期,预报服务材料497 期,预警信号96 期,预报短信502 期,累计发布决策服务短信11 万多条。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修订完善驻马店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加强预警信息发布登记管理,对全市预警信息发布进行效果检验。对预警接收联系人进行更新,提高气象预警信息接收覆盖率和发布时效。推进民政、国土、环保、交通、林业、水利、农业、卫生、安监等部门的预警信息接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推进武警部队各级作战勤务值班室接入工作,减少信息传递时差,提升全市应急反应能力。
425图
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规范应急响应流程,严格应急响应日报告和应急响应总结报送要求,做好响应期间气象服务。2016 年,共启动应急响应16 次,其中二级1 次、三级6 次、四级响应9 次。制定《驻马店市气象局暴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对暴雨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暴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重污染天气防治。制定《驻马店市气象局重污染天气应急实施方案》,从气象角度采取预警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每日进行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与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会商,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
防雷安全生产管理。与住建局就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工作进行协商交接。对各企事业单位开展防雷安全检测,全年检测86 家单位。根据市安委会要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12 家企业进行跟踪督办,完成整改。对新建建筑物进行防雷竣工验收,全年验收45 家。加强对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的矿区,旅游景点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行政许可和安全监管工作。 (李奕洁 刘 威)
【2016 年气候概述】 2016 年驻马店市总的气候特点为: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时数偏少。夏季持续高温、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春秋季连阴雨,秋冬季的雾和霾是2016 年的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气温。2016 年,全市平均气温15.9℃,较常年同期偏高0.8℃,比上年同期偏高0.5℃,为1970 年以来第二高值年。各县区年平均气温15.5℃(遂平)~ 16.4℃(正阳),较常年同期偏高0.3℃(遂平)~ 1.3℃(上蔡)。分月看,8 月气温异常度属偏高,3 月、4 月、9 月、12 月显著偏高,其他月份均属正常。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7℃(西平)~ 38.7℃(泌阳),正阳县出现在7 月31 日,其他县区均出现在8 月19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3℃(遂平)~ -8.2℃(正阳),上蔡、泌阳、平舆、正阳出现在1 月24 日,西平、汝南、市辖区出现在1 月25 日,遂平、确山出现在2 月1 日。
降水。2016 年,全市平均降水921.2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比上年同期偏多25%。各县区年降水量为751.4毫米(上蔡)~ 1209.1 毫米(正阳),其中正阳偏多25.8%,遂平、上蔡分别偏少10.4% 和13%,其他县区接近常年值。分月看,1 月、7 月、8 月降水量异常度为偏少,4 月为偏多,12 月为显著偏多,10 月为异常偏多,其余月份均属正常。日照。2016 年,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708.7 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233.2 小时,比上年同期偏少1 小时。各县区年日照时数为1536.1 小时(汝南)~ 1900.5 小时(遂平),较常年同期偏少3.8 小时(上蔡)~ 388.6 小时(确山)。分月看,1 月、4 月、5 月、11 月份日照时数异常度属偏少,10 月为异常偏少,2 月偏多,其余月份日照时数异常度均属正常。(陈建杰)
【气候影响评述】 2016 年,驻马店市气候影响评述如下:
对农业的影响。1 月上旬,小麦开始陆续进入越冬期,2 次寒潮天气活动带来的雨雪天气有助于保温增墒,对小麦安全越冬较为有利,而大风降温天气对温棚蔬菜生产较为不利。2 月下旬,温高光足,降水偏多,墒情较好,有利于小麦返青生长。3 月,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小麦苗情转化快,长势普遍较好,但因气温过高,致使小麦拔节及抽穗开花期提早。4 月4 日~ 6 日,出现连阴雨天气过程,雨量较大,气温较低,造成土壤表层偏湿,田间湿度较大,易诱发病虫害发生。4 月16 日~ 26 日,出现6 天以上的降水,流行的赤霉病与中下旬频繁的降水密切相关,降水伴随的低温也对小麦穗分化带来不利影响。气温的忽高忽低,加之降水带来的光照较差,对小麦平稳灌浆非常不利。5 月~ 6 月初,降水天气较多,且雨量较大,阻碍成熟收获。其中,5 月下旬~ 6月上旬的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 成。5 月26 日~ 28 日、5 月31 日~ 6 月1 日及6 月5 日~ 8 日的降水天气多次中断麦收进程,因雨量大,麦穗带水,小麦籽粒易吸水萌动,同时也影响小麦品质。7 月22 日~ 8 月1 日的持续高温使玉米开花授粉受阻,吐丝困难,造成花期不育、结实不良,播种较早的玉米由于花期错过高温阶段,生长良好,而播种较晚的玉米,因花期正遇高温,长势不及常年,主要表现为玉米果穗下部籽粒数严重不足和秃尖。7月~ 8 月底出现的阶段干旱,遂平、上蔡受影响较重,植株发育不良,茎秆较细,严重者不能结穗,生育期缩短,易早衰造成减产。7 月25 日和8 月25 日~ 26 日出现大风天气,造成玉米整片或点片倒伏,对玉米后期产量形成以及机收都带来严重不利影响。9 月上中旬,温高光足,降水稀少,对玉米等秋作物收打晾晒和小麦整地备播十分有利。9 月下旬,降水偏多,虽不利于晚秋作物收打和晾晒,但对于改善土壤墒情,为小麦播种提供充足的底墒打下良好基础。但10 月中旬以后,持续阴雨,尤其是10 月下旬,降水异常偏多,造成部分田间积水,致使部分地块未能及时播种,虽已播种的地块因田间积水,出现闷芽烂种而不能出苗,已经出苗的
地块,也因田间积水或过湿而影响生根长叶,麦苗长势弱等问题。11 月上中旬,温度逐渐回升,降水偏少,土壤偏湿状况得到改善。但11 月下旬的雨雪低温天气,对长势较弱的麦苗来说,犹如雪上加霜,低温抑制了小麦分蘖和根系生长。进入12 月,较高的气温对小麦盘根增蘖、培育壮苗、安全越冬较为有利。总之,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为利弊兼有。
对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行业的影响。1 月下旬及11月下旬的雨雪天气,加之大风降温,路面结冰,造成市民出行困难,市区因路滑发生交通事故多起,鉴于结冰在白天已基本融化完毕,对交通总体影响不大。11 月、12 月的雾和霾频发,对交通和市民健康也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五一”假期适逢降水来袭,给人们外出旅游合理安排假期带来一定不便。2016 年夏季全市高温日数较多,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相对较少,有利于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销售,不利于人们户外出行和建筑施工等行业户外作业开展。相对偏少的降水,不利于水库进行蓄水。 (陈建杰)
【2016 年主要气象灾害】 2016 年,夏季持续高温、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玉米生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减产。春秋季连阴雨阻碍小麦生育,尤其是在麦播期间,严重影响麦播进程和已播小麦顺利出苗。秋冬季雾和霾较为严重,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对交通运输和人民健康都有一定不利影响。按灾害类别分述如下:
寒潮。1 月22 日~ 24 日及2 月12 日~ 14 日,驻马店市出现2 次寒潮天气过程,伴有雨雪和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市气象台发布寒潮、道路结冰、低温、大风等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提前做好防范措施。11 月22 日~ 23 日,受北方强冷空气和低槽影响,配合西南暖湿气流输送的有利水汽条件,全市出现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其中,正阳24 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1.4℃,地面累计雪深18 厘米左右,最大积冰厚度4 毫米。这次暴雪天气过程,气温低,道路积雪结冰,导致交通受阻,出行不便,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且持续的低温天气,对冬小麦分蘖生长不利,同时对大田蔬菜生长也产生一定冻害。
雾和霾。全市大部分县区在2016 年1 月4 日~ 5 日、1月7 日~ 8 日、11 月13 日~ 14 日、11 月16 日、11 月20 日~ 21日出现能见度小于200 米的大雾,对交通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市气象台多次发布大雾黄色及橙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和做好防护措施。11 月、12 月冷空气活动较少,空气尘埃滞留低空,加剧空气污染,全市霾天气出现极为频繁,中轻度霾出现16 次以上,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连阴雨。4 月5 日~ 7 日、5 月8 日~ 10 日以及26 日~ 28日,全市出现3 次连阴雨天气过程,同时伴随光照较差、气温陡降,有利的是补充了土壤水分,满足小麦后期生育水分需求,更多的影响是阻碍了小麦正常生育以及诱发病虫害的发生。秋季的10 月10 日~ 16 日、20 日~ 31 日,全市出现长连阴雨天气,其中20 日~ 31 日,全市降水量为91 毫米(泌阳)~ 164 毫米(正阳),较历年同比偏多6 倍~ 11.3倍。持续的连阴雨天气,时间长、雨量大,造成田间湿度较大,部分地块出现积水,严重影响麦播和小麦顺利出苗;同时也对晚秋作物收获和露天蔬菜生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持续高温。7 月22 日~ 8 月1 日,驻马店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平均气温超过30℃,最高气温基本在35℃以上,最高达到38.3℃。持续高温使玉米开花授粉受阻,吐丝困难,造成花期不育,结实不良。
暴雨、大风。受低槽和副高西伸北抬影响,西平县7月26 日夜间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受短时大风影响,焦庄乡和出山镇出现灾情。据民政局救灾办统计:焦庄乡2918 亩玉米绝收,损失233 万元;出山镇2.94 万亩玉米倒伏、经济损失1876 万元,树木2450 棵、经济损失180 万元,果木600 亩、经济损失250 万元,养殖场30 间、经济损失15 万元,房屋65 户150 间损坏,经济损失35 万元,电杆刮倒、线路受损等损失105 万元,合计受损2461万元。焦庄乡和出山镇灾情合计2694 万元。8 月25 日~ 26日,驻马店市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伴有大风,平均风力5 级左右,阵风达6 到7 级。西平、遂平、汝南、泌阳、确山、市辖区的玉米均出现倒伏,泌阳玉米倒伏2 万亩,减产约20%,其中西平受灾最重,倒伏面积达到46%。受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线的影响,市辖区、汝南、泌阳、平舆、确山、正阳于9 月26 日~ 27 日均出现暴雨天气过程,48 小时过程降水量为80 毫米(市辖区)~ 133 毫米(汝南)。本次降水强度大,使部分低洼地段排水不畅,积水严重,对晚秋作物收获不利,但充足的降水量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为小麦播种提供丰沛有利的水分条件。 (陈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