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概况】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增长放缓,投资意愿减弱,消费低迷,境外市场萎缩,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商务系统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化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齐心协力破危局,全力以赴保增长,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个,合同利用外资完成34670万美元,占省定目标100.2%,同比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完成8366万美元,占省定目标7200万美元的102%,同比增长16%。出口创汇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全年出口总额12912万美元,同比增长8.7%,是全省七个实现出口正增长的省辖市之一,增幅居全省第五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0.3个百分点。外经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市完成境外劳务输出415人,占省定目标的125%,同比增长18%。境外投资实现新突破,5月,荣光鞋业投资500万元人民币兴办布胶鞋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引进市外资金大幅增长。全市累计引进市外项目743个,同比增长446%,合同引进市外资金364亿元,同比增长195.95%;实际到位市外资金97.92亿元,占目标93.68亿元的104.5%,同比增长35.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有升。全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态势,农村消费品市场随着“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的深入实施,零售额明显上升,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超过城市。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0.9亿元,占省定目标任务的104.5%,同比增长19.1%。(陈多庆)
【内贸流通市场建设】2009年,全市内贸流通市场建设有新发展。重点实施了以下几项工程:?
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年全市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1219个,12家配送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市农家店行政村覆盖率由上年的50%提高到90%。争取到国家和省财政支持资金900余万元,吸引和带动社会及企业投资近3亿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5000多人,承办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近10亿元,使300多万农民直接受益。?
二、“家电下乡”工程。截至12月31日,全市销售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九大类下乡产品34.8万台(件),占全年工作目标的232%,较2008年增长476.3%;销售金额6.2亿元,增幅597%。全市累计补贴数量34.1万台(件),发放补贴金额7813万元,使30余万农户近150万农民受益。拉动农村市场增长3.2个百分点,使全市农村家电拥有率提高14.7个百分点。?
三、“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标准化工作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大力推进;积极开展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到生产基地采购鲜活农产品,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农超对接”,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成功申报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项目1个、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项目2个和河南省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项目2个,共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600万元,对规范全市农产品生产,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四、家政服务工程。按照《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财政厅推进家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与驻马店市家政公司联系,经过考察上报,驻马店市“天赐缘商贸服务有限公司福尔康托老院”被省厅定为培训公司,主要培训对象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及其他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享受到国家商务部的补助金。经过与财政局、总工会的联合申请上报,为该公司争取到培训补助人员200名,补助金额26万元。?
五、社区“双进”工程和优秀示范社区工程。继续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鼓励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进入社区。继续开展国家级示范社区争创和省级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在已产生的“建业绿色家园”、“前王庄社区”、“雪松社区”三个省级优秀示范社区基础上,新增“建新街社区”、“南海社区”、“飞龙社区”三个省级优秀示范社区。?
六、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工程。积极以信息化推动农村流通发展,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常态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市通过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对接平台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00余条,农产品总成交额6000余万元,有效解决部分农产品卖难问题。(陈多庆)
【内贸流通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按照监测样本企业的行业、业态、地域分布和监测商品品种的代表性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实际,确定103户重点流通监测样本企业、重要生产资料、城市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和重要生产资料监测样本企业,邀请省厅到驻市开展市场运行监测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全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监测样本企业网上报送率达到100%,重点流通监测样本企业网上报送率达到100%,实现与省商务厅的网上直报和信息共享。市场运行监测机制的建立,为国家和省市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依据。二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加强对典当、拍卖、废旧汽车回收、生猪屠宰、成品油、直销等特殊行业的监管,定期抽查部分企业,开展成品油专项整治工作,确保特殊行业的规范经营和健康发展。(陈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