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区域位置】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淮河以北的洪汝河流域。地理座标东经113°10′~115°12′,北纬32°18′~33°35′。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9%。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与南阳市相连,南与信阳市毗邻,北与周口、平顶山、漯河市临界。京广铁路、京深公路(G107)、京珠高速公路(G4)纵贯南北,新(蔡)泌(阳)高速公路(S38)横穿东西,焦(作)桐(柏)高速公路(S49)从西部泌阳纵贯南北,洪河、汝河、泌阳河流经其间。全市辖驿城区和汝南、平舆、新蔡、上蔡、西平、遂平、确山、正阳、泌阳9县。中共驻马店市委、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驻驿城区。驿城区北距省会郑州铁路里程206公里,公路里程228公里。(赵荣霞)
【交通】驻马店市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途经确山、驿城区、遂平、西平,单程全长111.285公里,设车站11个,其中驻马店车站为一等甲级客货中间站。地方铁路窄轨拥有线路97公里,设车站9个;准轨拥有线路4.98公里。全市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以驿城区为中心,外通全国各地,内连各县、乡、镇的公路交通网络。2009年底,全市高速公路376公里,干线公路1364.772公里(其中国道156.38公里、省道1194.702公里、专用公路13.69公里),农村公路17091.627公里(其中县道1610.861公里、乡道2291.85、专用公路17.781公里、村道13171.135公里)。干线公路桥梁490座,总长度25665.3延米;农村公路桥梁2645座,总长度72589.98延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25.6公里。(年 华 吴 冰)
【地貌】驻马店市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其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境区西部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构成的低山丘陵。低山丘陵的外围为波状起伏的岗地,由山前向平原倾斜。东部则为开阔的淮北冲积湖积低缓平原。泌阳县境内的白云山为全市最高峰,海拔983米;新蔡县东部的冲积湖积平原海拔高度仅32米,为全市最低洼地带。?
山地面积195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为豫南桐柏山向西北延伸的余脉和豫西伏牛山向东延伸的余脉,主要分布于泌阳、确山、遂平、西平等县。440多座山峰海拔高度多在300~7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400米之间,低矮的山峰呈岛状突出于波状起伏的丘陵之上。?
丘陵面积164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0.9%。海拔多在2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主要分布在泌阳县境以及确山县的西部,遂平及西平县西南部的边缘地带亦有零星分布。由于流水的侵蚀切割,丘陵低缓起伏,或呈浑圆的丘状,或呈狭长的陵状,丘陵起伏,谷地开阔。以前丘陵地带一般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每遇山洪,沙石俱下,河道漫溢,水冲沙压良田。90年代以来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水土流失状态有所好转。?
岗地(洪积平原)面积1144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6%。坡度多在5~10度之间,海拔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呈现为岗地、河流谷地相间分布的波状起伏的地貌形态。岗顶一般宽1~2公里,长数公里或十数公里。岗地的组成物质,靠近山前的较粗,越往下游越细。?
平原面积1034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8.6%。主要分布于汝南、平舆、上蔡、新蔡、正阳5县和西平、遂平、确山3县的东部。其地势平缓,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2~100米之间,地面平均坡降1/5000~1/8000。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亚沙土、亚粘土和灰黑色含钙质的砂姜土。由于地势低洼平缓,有些是封闭洼地,如老王坡、吴宋湖、宿鸭湖、蛟停湖等,流水不畅,成为河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赵荣霞)
【水系河流】驻马店市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以西部桐柏山、伏牛山余脉为界,向东为淮河流域,向西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面积13300多平方公里,有洪汝河水系、淮河干流水系、沙颖河水系三个水系,河水流向自西向东,其中洪汝河水系是淮河上游的一大支流,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5%。境内的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42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5条,其中汝河流域面积最大,为7389平方公里。属长江流域的只有汉水水系一个水系,河水流向自东向西,流域面积1600多平方公里。?
洪汝河水系:在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143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4.8%,有洪河、汝河、臻头河3条较大的河流。其中洪河、汝河是淮河流域上游北岸的主要支流。汝河发源于泌阳县境内大寨子山,干流长度223公里,流经泌阳、遂平、驿城区、汝南、平舆、正阳,到新蔡县宋岗乡的班台注入洪河。汝河主要有象河、石河、黄溪河、赵文献河、练江河、吕岗河、奎旺河、北柳堰河、文殊河、慎水河、黄大港河、至头河、北汝河等13条支流。洪河全长312公里,在境内有大小洪河之分:小洪河长246公里,发源于舞钢区与泌阳县交界的五峰山,流经西平、上蔡,在新蔡县班台与汝河汇合,汇合后称大洪河。大洪河向东南沿豫、皖省界,于淮滨、阜南县间入淮河干流。洪河主要有洪溪河、淤泥河、唐江河、杨岗河、北马肠河、南马肠河、杜河、荆河、茅河、大黄港、小青河、戚桥港、龙口大港、柳条港、新息界沟等15条支流。历史上洪汝河曾是通航要道,对驻马店的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臻头河是汝河的支流。?
淮河干流水系:淮河干流在境内南部的流域面积为135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12.9%。淮河干流在市境南部边界处两次进出市境,成为与信阳市交界河段:由西向东经确山县双河乡入境,从杨店乡出境入信阳,复沿正阳县陡沟入境,经彭湾、潘店至涂店进入息县境。确山县东南部有淮河干流2.5公里,正阳县南部有淮河干流40公里。淮河干流的主要支流有闾河、清水河、田白河等。闾河古名慎水,发源于正阳县城南和尚塘,往东流经闾河店、王勿桥,过付坝进入息县境,经包信集南流至长陵集入淮河。全长119.1公里,流域面积898平方公里。流域内在古代就是半水稻区,建有蓄水灌溉陂塘,如青陂、上慎陂、中慎陂、下慎陂、马城陂、绸陂、墙陂、壁陂等都是闾河沿岸有名的灌溉工程。至两晋以后废圮。?
沙颖河水系:沙颖河水系在市境内北部的流域面积为62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6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4.3%。其在境内泌阳县的主要河流为上蔡县境内的黑河。黑河因两岸多黑色土壤而得名。黑河发源于漯河市东南部,从郾城县坡小庄附近流入上蔡县境,经上蔡县杨集乡杨湾村流入周口市项城县境,注入汾泉河。?
汉水水系:汉水水系在境内泌阳县的流域面积为168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1%,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6亿立方米,占全市径流量的11.7%。汉水水系在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泌阳河、马谷田河、红河、梁河等。泌阳河在境内全长109公里,上游建有宋家场水库,流域面积1338平方公里。其发源于白云山东麓,流向由东向西,经邓庄铺后折向西,由赊湾乡多庄流入唐河县境。泌阳河及其支流都是山溪性河流,河道坡陡流急,水浅,无航运。(赵荣霞)
【气候】驻马店市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确山、遂平2县的西部和泌阳县东部系浅山丘陵区,由于局地气候的影响,多发山洪和暴雨。市境东部平坦低洼,降水集中,容易发生洪涝。?
市内各地四季分明。全市把日平均气温5天滑动平均值稳定小于10℃定为冬季,大于22℃定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定为春、秋季。冬、夏季的时间较长,分别为133天和113天;春、秋季为过渡季节,时间较短,分别为59天和60天。?
光、能资源丰富。全市累年太阳辐射总量112~120千卡/平方厘米,为省内次高值区。其地理分布为东部高于西部。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2100小时,全市5~9月光照条件最好。?
温度适宜。全市累年平均气温为14.7~15.0℃,各县区差别不大,由于局地气候的影响,泌阳、上蔡、平舆较低,遂平、新蔡较高。全市月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8~1.3℃,极端最低气温均在-15℃以下,汝南最低达-20.7℃,出现在1955年1月6日。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2~27.7℃,极端最高气温均在40℃以上,上蔡县最高达43.7℃,出现在1966年7月19日。全市大于0℃的积温5300~550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且保证率为80%的积温为4473~4776℃。无霜期天数为220~231天。?
雨量比较适中。全市累年平均降水量为850~980mm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雨量最多的是4~10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82~86%,市内降水主要特征是:?
1.年际变化大。由于本市受季风的影响,年际降水量的波动十分明显,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降水量的2~3倍以上,如驻马店1982年降水量1791.6mm,1966年仅400.9mm,相差4.47倍。?
2.四季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2~52%;秋季(9~11月)占22~23%;春季(3~5月)占22~24%;冬季(12~2月)最少占6~8%。(孙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