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
【招商引资】 2010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8家,合同利用外资41620万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00.2%,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2550万美元,占目标任务的127%,同比增长50%,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年新落地市外内资项目560个,合同投资总额651亿元,同比增长25.1%,实际到位资金132.7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7.1%,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21.8%。
201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招商活动的要求,市商务局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协调作用,倾全局之力,强力推进。一是在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对上年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共奖励现金237.5万元,同时对招商引资落后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积极性。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继续实施全员招商,对各县区和81个市直部门下达2010年招商引资目标指导性计划,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三是创新招商方式,扩大招商效果。实施小分队招商,市四个班子成员分成多个招商组,分片联系福建、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山东等重点区域,定期外出招商。充分发挥驻马店在外人士和成功人士等优势,广泛开展以商招商,通过现有客商推荐、引见投资者189人,引进项目48个,投资额达52.6亿元。推进坐地招商。在福建浙江分别成立市政府招商联络处,充分利用浙商、闽商资源,积极推进两省的产业向驻马店市转移。自9月6日市政府驻浙江、福建招商联络处成立以来,已组织四批100多人次的企业家到驻市考察洽谈项目,取得了好的成效。四是组织和参加重大招商活动。 截止到11月,全市共主办和组织参加重大招商活动近20次。其中,本市组织了4次招商活动,在福建莆田、福州、泉州的招商活动中,洽谈对接项目13个,投资总额18.9亿元,在浙江杭州的招商活动中,洽谈对接项目11个,总投资46亿元。在台湾的招商活动中,签约经贸项目5个,投资额5.26亿美元,对接项目13个,总投资额1.7亿美元。在驻马店——常熟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17.45亿元。另外,还积极参加省内组织的各项招商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在“河南——浙江投资合作项目洽谈会”上,签约项目3个,投资总额14.25亿元,洽谈对接项目11个,投资总额50.1亿元。在深港澳闽籍客商见面会和恳谈会上,重点推介项目10个,总投资71.46亿元,洽谈项目11个,总投资17.22亿元。在第六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约项目63个,投资总额120.46亿元。利用这些平台,全市共洽谈签约项目480个,投资总额739.7亿元。五是抓好项目的履约工作。建立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督导责任制、市领导跟踪负责制、项目履约通报制。市委、市政府组成3个督导组,对新签约的409个项目进行实地督导,项目履约率为84%,开工率为70%,资金到位率为13%。(陈多庆)
【对外贸易】 2010年,商贸局围绕扩大对外贸易,主要做好了以下五项工作:一是积极培植外贸出口主体队伍。为100多家企业办理了自营进出口权,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企业已发展到1800多家。二是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为让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商贸局组织了一批内外贸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大型贸易会,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牵线搭桥。三是加大企业外经贸知识培训力度,积极为出口企业服务。组织出口企业参加省厅和市局组织的政策及业务培训,使企业了解熟悉掌握政策,用活用足现行政策,加快其发展。四是积极为出口企业争取和落实扶持资金,扶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年,全市共争取到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60万元,争取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586万元、产业转移资金50万元,为企业办理出口商品既退(免)税11967万元。五是建立快速通关机制,加快设立海关和商检分支机构的进程。全年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3199万美元,增长66%,其中出口完成17822万美元,占目标任务14332万美元的124%,同比增长38%,提前两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进口完成5377万美元,同比增长408%。(陈多庆)
【外经工作】 2010年,商贸局把“走出去”战略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依托全市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努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致富渠道。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用工急剧减少的严峻形势下,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大力协作,加大宣传和培训服务力度,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实现了境外劳务输出的平稳增长。全市完成境外劳务输出330人,占省定目标320人的103%,同比增长15%。(陈多庆)
250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2010年,全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市委、市政府继续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好建设规划,提高覆盖率。二是抓好配送中心建设,提高配送率。三是抓好农家店质量建设,提高优质率。四是抓好农家店质量管理,提高满意率。全年,全市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202个,吸引和带动社会及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000多人。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全市8家承办企业建设农家店2935个、配送中心12个,共争取到国家和省财政支持资金1936万元,吸引和带动社会及企业投资近10亿元,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5000多人,使500余万农民直接受益。形成了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消费不实惠、不方便、不安全的问题。(陈多庆)
【家电与机动车下乡】 2010年,市商贸局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代垫直补工作措施,深入发动,广泛宣传,有力推动全市家电下乡工作运转有序,蓬勃开展。1~11月,全市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4.6万台(件),实现销售金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75.3%和246.7%,完成全市年度目标任务的213.1%和273.3%,发放补贴2.04亿元。全市自实施家电下乡以来,已累计销售产品115.4万台(件),销售金额23.5亿元,累计发放补贴2.9亿元,受益农民300余万。
2010年,全市累计申报微型客车、摩托车、轻型载货车8.2万辆,销售金额14.63亿元,发放补贴1.5亿元。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累计补贴车辆909辆,发放补贴金额计1100.8万元,购置新车计1.09亿元, 在全省处于第三位。(陈多庆)
【“双百市场工程”】 2010年,全市“双百市场工程”进一步深化,农产品“农超对接”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继续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标准化工作,“双百市场工程”大力推进。积极开展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到生产基地采购鲜活农产品,进一步推进了农产品“农超对接”。截止目前,全市已有2个“双百市场工程”项目、3个农产品“农超对接”项目列入河南省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项目库。(陈多庆)
【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 2010年,全市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取得显著成效。以信息化推动农村流通发展,“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常态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在商务部举办的夏季、秋季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上,驻马店市通过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对接平台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00余条,网上交易额200余万元。(陈多庆)
【城市早餐工程】 按照商务部早餐工程工作的部署,2010年3月,驻马店市确定由爱家量贩有限公司承担全市的早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该公司计划投入550万元,在2010年12月底前完成2000平米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建设任务,配送中心厨房主体厂房已经建设完成,早餐生产设备大部分已购置到位。2011年,全市放心早餐工作将大为改观,30个放心早餐网点、30多个早餐品种将与广大市民见面,为广大市民提供更放心、更安全的早餐。(陈多庆)
【组织参加豫菜品牌大赛】 2010年5月,市商贸局与餐饮协会组织20名选手代表驻马店市参加“第三届河南豫菜品牌大赛、第五届烹饪技能大赛、第二届面食面点专项技术比赛”,选手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刀工,突出传统技法和地方特色风味筵席的佳肴菜点,受到专家评委的好评,取得团体赛银奖2个,个人单项赛金奖4个,银奖3个,优秀奖5个的好成绩。(陈多庆)
【市场运行监测】 2010年,按照监测样本企业的行业、业态、地域分布和监测商品品种的代表性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市实际,确定103户重点流通监测样本企业、重要生产资料、城市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和重要生产资料监测样本企业,邀请省厅到驻市开展市场运行监测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全市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监测样本企业网上报送率达到100%,重点流通监测样本企业网上报送率达到100%,实现了与省商务厅的网上直报和信息共享。2010年,在市场运行监测和商务天气预报工作中,驻马店市连续12个月在全省综合排名位居第一。市场运行监测机制的建立,为国家和省市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依据。(陈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