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
【基层政权建设】 1993年,全区各级民政部门继续贯彻《村委会组织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抓好乡村干部培训,使全区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区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村已达2167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80%。全区301个村开展了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其中汝南县村民自治示范村已达196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70%。该县先后接待国内外参观考察人员四批。本年度全区共培训乡镇干部25632名,村委干部4321名。其中地区培训乡镇干部96名,村委干部50名。9月全区有10名乡镇长参加了河南省在无锡举办的苏南培训班。(冯自国)
【婚姻管理】 1993年全区办理结婚登记66010对,离婚登记1991对。全区共建婚姻登记处88个,其中52个取得了先进登记处称号。全区共查处违法婚姻6428对。其中补办手续的1506对,责令分居的4922对。(冯自国)
【社会福利有奖暮捐】 1993年全区并发行社会福利奖券540万元,实销售417万元。共筹集社会福利奖金121.52万元。其中上交29.19万元。县市留用82.18万元。地区筹集资金10.15万元。其中无偿资助福利事业单位8个,贷款贴息福利企业2个,计用款4.4万元。地区募委会被评为省有奖募捐发行先进单位。(冯自国)
【优待抚恤】 1993年全区有优抚事业单位10所,其中7所烈士陵园,3所光荣院,职工56人,纯收入35万元。全年全区优待17208户,款3367950元。烈属优待面为100%,伤残优待面73%,者复员军人优待面40%,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优待面30%。
全区建立优待储金会177个,累计储金466万元。扶持实体400个,安排优抚对象就业3338人,创利润84万元。(冯自国)
【双拥工作】1993年为军供粮、油、煤、电补贴123万元,办理随军家属入户203人。538名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全区拨出10万元用于武警、消防装备的改善。驻马店市为驻军55个基层单位送55台洗衣机,价值3万多元。
驻军在全区“三优”杯活动中,先后出动二万多人次,机械300多台次,清扫垃圾7千多车,清淤500多立方术。植树造林3万多株,整修脏、乱、差街道30多条。(冯自国)
【农村五保供养】1993年全区农村五保户18576户,2122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全区192个乡镇有133个乡办敬老院,入院五保老人35410人,占五保老人的16%。有18所敬老院被评为地级文明单位。全区187个多镇的五保供给实行了乡镇统筹。全年共统筹粮食1135.08万斤,款710.9万元。敬老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纯收入101.77万元。 (冯自国)
【城镇福利生产】1993年全区育福利企业75个,职工1049人,其中残疾人498人,年产值3593万元,利润3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140%。上蔡杨集福利综合厂生产的“鼠力杀”鼠药获省优产品称号。年创产值120万元,利润30万元。(冯自国)
【城市社会福利事业】1993年全医有城市福利院12所,收容遣送站2所,院、站工作人员94名,共收养人员207名。其中老人94人,孤儿14人,三无对象84人,优抚对象5人,代养10人。本年度由地方财政、民政部门、社会集资共13.17万元,用于院民生活及改进福利院设施。院民生活费月平均45元。全区福利院在生产经营中,年创纯利润3.24万元。(冯自国)
【退伍安置工作】1993年,全区接收的退伍兵中,城镇安置的占72%,回农村的占28%,安置志愿兵317人,接收农村军地两用人才435人,使用403人,74名二、三等伤残退伍军人得到妥善安排。为伤、病、残、孤单和立功退伍军人解决经费8.9万元,粮食3.4万斤,修建房舍130间。解决了上述人员的一些治病、婚姻等问题。(冯自国)
【宣传贯彻《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1993年2月16日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自1993年5月15日起施行,全区各级残联广泛进行宣传,抓落实、促发展。一是通过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依法发展全区残疾人事业;二是向社会宣传.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新风尚;三是在残疾人中进行宣传,使更多的残疾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提高广大残疾人的参与意识;四是同“助残日”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扩大社会宣传效果。全区共印发《残疾人保障法》和《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4.5万册,分别送到有关部门和领导、村干部、残疾人手中。一部分人开始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支持残疾人事业有了“法”的概念;五是大多数县、乡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的意见、措旅、规定,落实照顾残疾人优惠政策,对农村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戏疾人困难家庭有区别地实行了减免农业税、义务工、各种摊派提留;西平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逐乡逐部门抓落实,全县已减免农业税1879人,15.349s万元,免除残疾人义务工3万个,残疾学生学杂费l.6万元。上蔡县各多镇根据残疾人家庭不同情况,有区别地实行对残疾人照顾。平舆县有三分二的乡镇减免残疾人的社告负担,全县有7989名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的照顾。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实行减免税的照顾。帮助1039名残疾人办理营业执照、减免税、经营项目的各项服务。全区已有10万残疾人领取《残疾人证》,凭证享受、村和有关部门给予的照顾。(李守斌)
【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1993年全区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有了新进展。一是继续动员社会力量,筹集残疾人三项康复经费。全年共筹集4.5万元,对小儿麻痹症矫治、白内障复明和聋儿语言听力训练的农村贫困患者实行了医疗补助,全年兑现补助金额6.943万元,累计兑现补助12.464万元,二是针对聋儿语言康复训练中的薄弱环节,调整工作部署采取聋儿集中训练同家庭分散训练相结合的办法,狠抓了聋儿家长培训。全年地、县两级其举办8期140名聋儿家长培训班,培训弱智儿童家长24人。三是根据全区儿麻患者多、分布广的特点,制定了《驻马店地区小儿麻痹后遗症手术矫工作计划》(1993—1995年)。全年地、县两级共派儿麻矫治医疗队三批,地县乡三级残联干深入1200户儿麻患者家庭进行登记动员康复治疗。四是社会康复工作开始起步,正阳、上蔡、驻马店市作为试点县。低视力康复、精神病防治、缺碘县补碘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全区共完成儿麻矫治433倒,累计完成1941倒,占“八五”期间省下达任务数的99.6%。白内障复明手术2878例,累计完成11147例,占“八五”任务数的170%,聋儿语言康复训练74名,累计完成206名,完成“八五”任务数的72.8%。(李守斌)
【第三届全区残疾人文艺表演】由地委宣传部、地区文化局、民政局、广播电视局、教委、残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残疾人文艺表演,1993年5月13~16日在驻马店市举行,参赛人员148人,表演节目67个。地区党政军领导看了表演汇报演出。上蔡、西平、平舆三个县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驻马店市肢残人王玉堂独唱《大黄河》、泌阳县肢残人曾丽独唱《高天上流云》、西平县盲人张广田坠胡《十劝》分别获得一等奖,有5个节目获得二等奘,9个节目获三等奖,本届还评出节目创作奖和节目辅导将。在本届表演的基础上,推荐23个节目参加省第三届残疾人文艺表演。并分别获得表演组织一等奖。王玉堂男声独唱《大黄河》获一等奖,王士臣、汪辉共同创作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我们共同拥有》获创作一等奖,有6个节目获得二等奖,5个节目获得辅导奖。(李守斌)
【全区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实施方案】依据河南省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行署以驻政(1993)52号文批转地区计建委、地区残联等26个单位制定的《驻马店地区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实施方案(199l—1995)》,提出“八五”计划期间的总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任务、指标和实施措施。包括八个方面内容。一、康复。“八五”期间,根据《河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下达我区的康复任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7106例,脱盲率达到95%,脱残率达到85%以上,完成儿麻痹矫治手术2142例,有效率达到90%以上,完成聋儿听力语言训练311名,使之听力语言功能均有改善,其中10%的聋儿进入普通学校或幼儿园;地区建立残疾人康复教育培圳中心,落实省下选的4000平方米的建筑计划,县、市各建立一个残疾人康复教育培训站;完成100名低视力残疾者配用助视器的康复任务;地区建立一个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县、市设立供应服务点,形成全区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网络,各县、市建立一个社会康复站。实施残疾后期康复训练;完成200名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任务。地区建立一所智力残疾儿童康复站,开展智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探索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精神残疾预防、康复体系,地区在地区精神病医院设立精神病防治康复中心。二、教育。“八五”期间,使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与其他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水平同步,使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初等义寻教育入学率达到30%,发展残疾人职业技术教育,使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进入普通高级中等以上学校学习。三、劳动就业。贯彻《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实行残疾人劳动就业集中与分散相结台的方针,落实对残疾人的扶持、保护措施,使福利企业稳步发展;依法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依托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建立各级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形成纳入城镇劳动服务系统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残疾人劳动服务网络,通过多种渠道和各方面努力,使城乡残疾人就业、在业率提高10%以上;四、扶贫;各级政府和扶贫开发机构,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当地扶贫对象,在扶贫资金和物资上给予安排和照顾,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对农村残疾人的扶持办法,逐步增加对残疾人的照顾和扶助,开展康复扶贫,地、县每年要拿出一定扶贫款用于康复扶贫。非贫困县康复扶贫试点确定在正阳县,省安排25万元康复扶贫专项贴息贷款。五、用品用具,为切实解决残疾人需要的专用生活自助具、特殊教育用具、功能补偿器械、生产辅助用具、文化体育用品、康复器材等辅助用具和特殊用品,形成残疾几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网络、地、县建立供应服务站、点。为更多残疾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方便。六、文化生活。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扩大残联事业社会影响,开展基层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弘杨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培育团结友爱、互助的扶残助残新风尚,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残疾人广泛参与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创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七、法制建设。增强社会各部门和广大公民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依法办事、依法管理、依法发展。八,其他。依据《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地、县市要建立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依据有关文件规定,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有计划地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方便残疾人无障碍环境改造,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募捐活动,多渠道筹集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李守斌)
【残疾人信访、职业培训、经济实体工作】全年各级残联共接待残疾人来访1479人,函件109件次,较好地处理所反映的权益、康复、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问题。全年残联系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四期,参加社会面上培训12期,培训残疾人数373人,其中电器维修70人,草编、刺绣80人裁缝163人,木工绘画15人,其他45人。地、县残疾兴办经济实体26个,共有职工299人,其中残疾职工134人,年创产值270万元,年创利19.95万元,纳税金额4.3万元,免税2.3万元。(李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