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区域位置】 驻马店地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3度l0’~115度12’,北纬32度18’~33度35’,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77平方公里 (1985年概查数),占全省总面积 的8.9%.东与安徽省阜阳地区接壤,西与南阳地区相连,北与周口地区、平顶山和漯河市为界,南与信阳地区毗邻.京广铁路,京深公路纵贯南北,洪河、汝河、泌阳河流经其间.全区辖妆南,平舆、新蔡,上蔡、西平、遂平、确山,正阳、泌阳、驻马店共9县l市,197个乡(其中3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953个村(居)民委员会。行政公署驻驻马店市。 (赵荣霞)
【交通】 驻马店地区交通发达。京广铁路干线纵贯确山、驻马店市、遂平、西平3县1市,单程全长115.29公里。设车站12个,其中驻马店车站为二等站,地方铁路3条,总长129.7公里,设车站14个。全区公路四通八达,已形成以驻马店市为中心的,外通全国各地,内连各县、乡、镇的公路交通网络。1993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3187公里,居全省第五位(其中国道京广、京深区境段总长158.7公里,居全省第十位);省道l0条全长733.9公里,居全省第二位;通油路乡173个,居全省第四位;通油路村1085个。全区公路主要干线通过能力为1797辆/昼夜,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0.54公里。平均好路率84.2%,其中干线公路好路率87.5%,分别超河南省计划的2.7个和2.1个百分点.(赵荣霞)
【地貌】 本区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等地貌类型。
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北延伸的余脉和豫西伏牛山向东延伸的余脉,主要分布于泌阳县及确山、遂平、西平三县的西部,山地面积为303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0%.泌阳县境内的白云山为本区最高峰,海拔983米,其他440多座山峰海拔在300~900米之间。
京广铁路以东为广阔的淮北平原,主要包括汝南、平舆、上蔡、新蔡、正阳5县和西平、遂平、确山3县的东部,面积为7150千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47.5%。其地势西高东低,微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8~100米之间,地面平均坡降1/5000--1/8000.新蔡县东部海拔高度仅32米,是全区最低洼地带。
山地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面积为2020平方公里的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3.5%。
洼地主要分布于洪、妆河两岸附近。面积为287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l9%,除了西平老王坡、上蔡吴宋湖、汝南宿鸭湖、新蔡蛟停湖四大洼地外,还有些零星分布的坡洼地。(赵荣霞)
【河流】 本区的河流都是淮河和长江的支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两者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这些河流大致可分四个水系。
洪、汝河水系:洪、妆河是淮河流域上游北岸的主要支流.汝河发源于泌阳县境内大寨子山,干流长度为223公里,流经泌阳、遂平、妆南.平舆、正阳,到新蔡县宋岗乡的班台注入洪河。小洪河发源于舞钢区与泌阳县交界的五峰山,干流长度246公里,流经西平、上蔡、平舆,在新蔡县班台与汝河汇合,汇合后称大洪河。大洪河向东南沿豫、皖省界,于淮滨、阜南县间入淮河干流。洪、妆河水系在本区的流域面积为11436平方里,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4。洪、汝河中、下游历史上是通航要道,对本区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淮河干流,淮河干流曾两次进出本区,确山县东南部有淮河干流长度2.5公里,正阳县南部有淮河干流长40公里,成为与信阳地区交界河段.其主要支流有白云山南麓,流向由东向西,经泌阳县赊湾出境,在唐河县庸湾注入唐河。 (赵荣霞)
【气候】本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温湿适中、雨热同季。区内各地四季分明.按照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一22℃为春季和秋季的标准划分,冬季最长(135天))夏季次之(110天左右)。、秋两季较短(66~60天)。光能资源丰富。全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2~120千卡/平方厘米,为省内次高值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2200小时.全区5~9月光能条件最好。温度适宜。全区年平均气温14.6~15.0℃。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0.8~1.6℃。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出现过零下15℃以上:1955年1月6日,汝南记录到一20.7℃低温。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2~27.6℃,极端最高气温均出现过40℃以上,1966年7月19口,上蔡达43.7℃:全区大于O℃积温5300~550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220~226天,积温4700~4800℃.无署期220~230天。 雨量比较适中,全区年平均降水量860~980毫米,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热量条件最好的4—10月,集中全年降水量的82~86%.区内降水具有以下特征:
1.年际变化大.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年际降水量波动十分明显,最多年份降水量是最少年份降水量的2~3倍以上,如驻马店1987年降水量1719.6亳米,1966年仅400.9毫米,相差3.29倍。
2.四季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一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5~52%;秋季(9~11月)占22~23%,春季(3~5月)占20~24%,冬季(12~2月)最少,占6~8%。
3. 地区差异明显,各县、市之间年降水量,最少年份相差121毫米,最多年份相差792毫米。年降水量相差300毫米以上的年数占总年数的50%。
4. 强度大。最大降水量泌阳、确山、正阳,新蔡189~337毫米,其余6县、市420~755毫米。上蔡一日最大降水最高是全年降水量的81%。1975年8月7日,泌阳林庄一日的雨量达1005.4毫米,创河南省日降水量之最,在国内也极罕见。(王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