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全区工业经济综述】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区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地委、行署有关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实施“农产区工业化”战略,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目标,以搞好“三改一加强”为重点,着力狠抓企业管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抓大放小等重点工作,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开好局、起好步的预期日标。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产销衔接基本平衡。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73亿元,增长18.9%,集体所有制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18.3%,其中乡办工业完成总产值52.44亿元,增长19.0%。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79.2亿元,增长17.2%;重工业完成产值45.4亿元,增长20.5%。
全区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7%,超出省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工业完成销售产值53.19亿元,增长18.1%,产销率97.2%;集体所有制工业完成销售产值60.34亿元,增长19.5%,产销率97.6%;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76.7亿元,增长16.9%,产销率96.8%;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3.8亿元,增长2l.4%,产销率96.5%。
二、地属企业势头看好,县市工业发展不够平衡。地属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4.5亿元,增长32.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累计产销率达到97.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县市工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的县市有驻马店市(16.02亿)、汝南县(12.59亿)、西平县(11.3亿)和遂平县(10.64亿)。从发展势头看,产值增幅较大的有上蔡(34.9%)、泌阳(32.8%)、确山(28.6%)、正阳(25%)、新蔡(25%)、驻马店市(24%)。从产销衔接情况看,产销率超过全区平均水平的有新蔡(98.5%)、汝南(97.2%)、泌阳(97%)、正阳(96.8%)。
三、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扭亏增盈取得突出成效。在全国、全省工业企业亏损太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普遍下滑的形势下,全区100户预算内工业企业产销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1.2033亿元,仅比上年下降1.34%,低于全省平均降幅16.9个百分点。其中,地级实现利润6586万元,占全区实现利润总额的54.73%,比上年增长22.3%;县市级实现利润5447万元,下降20.04%,其中正阳县实现利润1285万元,增长72.48%;西平县实现利润505万元,增长3.7%;平舆县实现利润231万元,增长1.16倍;其余县市均比去年同期下降。
1996年,全区上下进一步加大了扭亏增盈工作力度,层层落实扭亏增盈目标责任制,扭亏增盈取得了突出成效。预算内工业企业仅有3户发生亏损,亏损额154万元,绝对额由大到小排全省最后一位。
四、产品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继续调整。工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扩大拳头产品和名优产品生产能力,增加花色品种和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全区经贸系统考核的11种大宗工业产品产量,大多数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电度表增长47.3%,发电量增长47.1%,化肥增长27.7%,化学医药增长27.0%,卷烟增长15.9%。
五、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增长,企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经过地、县(市)、企业三级的共同努力,全区技术改造投资完成5.5848亿元,为行署下达年度计划的1.64倍,较上年实际增长18.8%,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年共安排在建项目164项,其中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6项。通过狠抓项目的组织实施,华中医药集团年产3万吨淀粉等78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可年新增产值近16.8亿元,利税3.93亿元。全区“九五”技改规划前期工作项目进展势头良好,有3个项目进入国家一期“双加”工程,ll个项目经中咨公司评估论证进入国家经贸委“九五”技改规划,其余部分项目进入了国家专项计划和省年度计划。企业科技基础工作有所加强,全年完成地级以上新产品50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8%,完成产学研项目36个,完成科技推广项目35个;贯彻ISO9000国际标准企业2户,产品等级品率达到78%,质量损失率降至5%。
六、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抓大救小取得初步成效。在抓大方面,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定了40户加快培育发展的重点企业(集团),制订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在工作思路上明确了重点抓好地级队,协调、指导好县市级队,分级次抓好企业集团的培育发展;在放小方面,地委、行署制订出台了有关实施意见,加大了企业改革的力度,确定了以改制为主要形式,全面放开搞活中小型企业。地委扩大会议以来,全区放活小企业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企业管理工作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在全区广泛开展远学邯钢、新飞,近学华药、龙山活动,积极组织引导企业面向市场,苦练内功,挖潜增效,促进了面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区涌现了一批抓管理、增效益的典型企业。
1906年是国家近几年实行宏观调控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外部环境最为偏紧的一年。在工业生产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工业经济持续快速长,产销衔接稳步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技术改造有所加强,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在全国、全省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持续下滑、亏损大幅度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区内主要工业经济运行指标明显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产销增幅、实现利润总额和扭亏增盈等指标一直居全省先进位次,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序前移到第九位,较上年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全省经挤运行质量和效益较好的少数几个市地之一。
全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全区经济运行整体态势较好,但发展很不平衡,县市、行业、企业之同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二是工业发展速度趋缓,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总体经济效益形势不容乐观;三是市场约束增强,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企业增支减利因素较多,亏困企业增多;口是企业管理水平有所滑坡,整体素质不高。(王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