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经济界人士
杨尚礼 西平县人,1938年5月生。1962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同年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起任开封机械厂厂长、高级工程师,为河南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会员、河南省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开封市企业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开封市农机协会副理事长、开封市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企业技术、管理工作。1988年,杨尚礼根据农机市场发展趋势,率先提出“为小拖换新装”的设想,开始对本厂主导产品“泰山型小四轮拖拉机”更新换代。新机型在全国农机订货会上展出后,受到各方一致好评,被公认为全国最漂亮的外形设计。投入市场后倍受用户青睐,每台净增利润200元,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泰山型小四轮拖拉机液压系统沉静性能和小拖拉机20度斜坡制动的改进。在进行主导产品改进的同时,新增加运输型、自卸型 、大轮型 、电启动型 等产品,还根据市场需求,亲自设计、研制开发出了全自动洗衣机、10马力和12马力农用三轮车、工程农用翻斗车、热轧矽片剥离机、内燃凿岩机等,形成围绕主产品多方拓宽生产经营渠道的局面,为企业不断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新机型的更新换代上,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37%的速度递增,并取得全国同行业余25项主要考核指标的10个第一名,从而保持11年稳定发展。国务院企业调查组称赞他“不仅是一个企业家,而且也是一个战略家”。杨尚礼曾被评为全国、省、市劳动模范以及优秀企业家、明星厂长。1992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
王殿勋 上蔡县人,1939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55年初中毕业。1973年,他带领8名工人,身背干粮到300里外的柘城学习铸锅技术。1982年,锅厂年产铁锅达几十万口。但由于技术落后,产品全部积压,企业面临倒闭。1984年,他大胆使用科技贷款,将厂房、设备、设施全部更新,并亲自主持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完整先进的压铸生产线,改手工浇铸为机械自动化生产,创国内一流生产条件。王殿勋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学完了一本本铸造专业书籍。他撰写的《铸铁锅的发展趋势》引起全国铁锅生产行业的重视,在1992年专家委员会首届年会中被评为优秀论文。1985年以来,他主动承担科研项目16项,全部获得成功。其中“稀土合金及压铸新工艺研究”和“喷涂防锈锅及其热喷涂工艺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不锈锅及其防蚀工艺研究”解决了我国长期未能解决的铁锅防锈问题,获省、国家科技进步奖。上蔡锅厂在国内同行业中一路领先,产品质量先后创1项国际金奖、1项国优、3项部优、7项省优,成为全国铁锅行业唯一国家质量奖获得者。“豫上”牌不锈保健铸铁锅,具有不锈的特点和营养保健功能,经国家专利局检索60多个国家专利索引及两个世界性专利刊物,确认为国际首创。上蔡锅厂先后推出喷涂防锈锅、不锈钢锅、精制钢板锅、营养铁锅等9大类型、45个系列、1000多个规格的新产品,形成年产500万口的生产规模。198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同行业首屈一指,连续四年获全国第一。产品畅销国内及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王殿勋被誉为全国“铁锅大王”。他长期担任上蔡铁锅厂厂长、党委书记,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日用五金专家委员会学部委员、全国铁锅协会理事长,是全国八届人大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省优秀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郑惠芳 女,西平县人,1941年生。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今江西农业大学)机制专业,1972年,调入舞阳机械厂负责质检工作。她组织质检人员,严格按照生产标准统一把关,不放过每一道工序,辛辛苦苦拼搏3年,使该厂双塔牌麦稻收割机成为合格产品。1982年又被评为省优产品,1983年被评为部优产品,郑惠芳因此当选为副厂长。1984年当选为舞阳机械厂厂长兼党委书记。面对激烈和市场竞争,她大胆提出“稳定农机,更新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进军”的战略。1993年,该厂农机换代产品“中小型联合收割机”“灭茬还田施肥机”“精少量播种机”等6大新产品相继投放市场。同时,全自动电脑控温消毒柜、精密弹簧等高科技项目也陆续投产,使企业走出了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的“死胡同”。1993年10月,以舞阳机械厂为核心组建惠芳集团公司,任舞阳惠芳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94年,又以公司为核心建成惠芳工业城。1995年双塔牌收割机产量达到4.5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1/3,产量、质量、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1995年年底,企业完成产值1.2亿元,利税1000万元,实现了企业的第二次腾飞。她被选为舞阳县人大副主任、河南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省企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1988年至1992年,曾获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管理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3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优秀专家,1996年被评为“河南省十大女杰”。是中共十四大代表,中共河南省第五、六届党代会代表和省第六届人大代表。
张杨六 上蔡县和店乡康庄人,1944年3月生。1961年至1970年任村办小学教师,1971年至1980年在本村务农,1980年至1991年任和店乡林场场长, 1992年,他承包150亩土地,创办上蔡县花木场,在全县率先大面积种植花木。经十几年发展,由一个家庭苗圃,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花木种植、繁育、销售基地。拥有5个分场,花木种植面积3000亩,产品有风景树、绿化树、花卉、花木盆景、花木良种繁育五大系列100多个种类、1000多个品种。固定资产达600多万,流动资金2600万元,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年创利润60多万元。1998年,上蔡县花木场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质量管理达标企业”。同时,张杨六跨乡承包土地,带动周围农民种植花木,形成180多个花木专业户、8000多亩的花木种植基地。他提供种苗,扶持贫困户发展花木生产,仅1998年,就无偿为800多贫困户提供花木种苗120余万株,价值45万元。2000年,他被授予“河南省百位科技扶贫先进人物”的荣誉称号。张杨六还热心公益事业,乐于扶贫济困。1998年,长江流域暴发洪水,他捐款2万元;1999年,捐款6万元用于修路,捐款10万元修建村教学楼,还先后为周围多个小学无偿绿化校园。张杨六为政协上蔡县五届委员、上蔡县十届人大常委、河南省十届人大代表。其先进事迹,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国花卉报》、《中国科技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李万枝(1950~2006) 1950年3月生于信阳市光山县晏河乡敖洼村。1969年起,先后在驻马店镇搬运公司当工人、会计、队长,在镇人防办、西园草编厂当工人。1980年起,任驻马店市西园草编厂厂长、液化气供应站站长、石油液化总公司总经理。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起,先后任驻马店化工煤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原气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8月任河南蓝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党委书记。是政协驻马店市第七、八、九届常务委员会委员、驻马店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9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被评为驻马店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李万枝从拉板车开始,白手起家,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打造出全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第一个建起西气东输豫南支线工程,建成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投资兴建全市最大的电力工业项目,开创驻马店利用民间资本投资高速公路的先河,把蓝天集团打造成拥有职工5000多人,实现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总资产80多亿元,产品从单一的液化气经营发展到以化工、天然气、电力三大板块为主体,集石油、高速公路、茶业、生态旅游、铁路码头储运以及酒店超市服务业等多种行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荣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行业100强、河南省百强企业、驻马店市重点企业。2006“移动·感动天中”十大人物评委会给李万枝的颁奖词是:“财自诚生,利缘信取。一位智者,用他毕生的心力,演绎洪钟大吕。他曾经拉动板车,挥汗如雨,却始终胸怀蓝天,脚踏实地。他缔造一个80亿元企业迅速崛起的神话,成就一生奋斗不息的辉煌与传奇!”2006年10月8日21时25分,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王银良 1950年生,开封市人,回族。毕业于首都经贸大学。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银良从2000年,在继承祖传药膳秘方的基础上,按照中国传统调味、食疗保健理论,结合中药材的药性,带领科研人员不断地反复实践,研制出多层次的十三香、麻辣鲜、包子饺子料、鸡精4大系列164种产品,200多种规格十三香调味品。王银良以独到的眼光,结合公司生产实际,从国内外引进先进的十三香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生产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运用先进生产力和科学理论推动公司发展、进步。十三香集团的系列调味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高知名度、高美誉度产品,在全国香辛料调味品行业中处于领军地位。十三香企业集团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国家级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20强”“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旅游产品定点生产企业”“河南省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食品企业/品牌”“中国香辛料调味品产业领导品牌”“原产地标记注册产品”等荣誉称号。2011年3月,“王守义”商标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12年10月,“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荣获2012年中国调味品产业最畅销单品。2012年10月,“王守义”十三香集团荣获中国调味品产业最具综合实力企业。2014年4月,“王守义”十三香集团获阿里巴巴“金品诚企”认证。1998年以来,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捐献各类赈灾款项就达827万元。王银良先后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河南省劳动模范”“中国调味品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功勋企业家”“河南省支持老区建设先进个人”“驿城功臣”等荣誉,被选为河南省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调味品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驻马店市工商联会长。

宋富锦 1951年3月4日出生于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断山口村。1969年11月入伍,先后入党、提干上大学,历任无线电报务员、保密员、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在军旅生涯中,尤其在部队支援地方建设、承担天津市引滦入津等多项重点工程中,宋富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率领官兵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1998年,国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求军以下部队与所属的企业脱钩,进行企业军转民改制,宋富锦受命组建天津港保税区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宋富锦始终保持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建立现代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吸纳先进管理经验,更新经营理念,融军旅灵魂于企业管理,走自己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逐步使企业发展成为覆盖工程、仓储、物流、石油、化工、餐饮、旅游等多项业务的综合性企业。由天津港保税区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组建的天津海加利集团公司,拥有海加利工程有限公司、京滨基础公司、富华物流公司、津华物流公司、金港商贸公司、嵖岈山旅游实业公司6个公司。集团有高、中级职称技术人员260多人,以规模大、实力强、管理严、效益好等优势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赢得了良好的信誉。曾先后在1996年至2006年度分别被神华黄骅港建设指挥部、中国人民解放军66035部队乐亭工程指挥部、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天津港务局、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协会、天津临港工业区等单位和部队评为“安全文明施工企业”“重合同守信誉施工企业”“优秀施工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科技进步奖”和“服务用户满意单位”。2004年6月,宋富锦与遂平县人民政府签订50年投资5亿元人民币的《嵖岈山风景区经营权转让合同》,开创了河南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先河。2004年9月,他注册成立“河南嵖岈山旅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0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嵖岈山景区的规划建设、市场营销、景区管理和ISO9000、ISO14000、GB/T28001三位一体国际认证,使嵖岈山风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得到大幅增长。景区被省直有关部门评为“全省十佳山水景区”和“河南最美的地方”,宋富锦被评为“2004年度河南旅游界十大风云人物”“首届遂平功臣”,并当选驻马店市工商联副主席。

汤广斌 1957年2月生,正阳县铜钟镇人。1975年3月参加工作,在正阳县化肥厂造气车间当工人、班长。1976年任车间副主任,1978年任车间主任。1985年任正阳县二工局副局长。1993年调任驻马店地区化工总厂,先后任厂长助理、副厂长。1998年任昊华骏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至2006年,企业销售收入由1.5亿元,增加到18亿元,税利由不足100万元增长到1.3亿元,成为河南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五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个人2001年荣获河南省“九五”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2002年荣获河南省石化系统优秀专家、河南省十大技术创新成果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企业管理创新先进工作者,2008年荣获小氮肥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河南省第七批优秀专家、河南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工作者。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省政协第九届委员。兼职担任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会长(2011年1月),中国化工管理协会副理事长(2009年11月),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硕士生导师(2010年5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5月),郑州轻工业学院客座教授(2011年5月),黄淮学院兼职教授(2012年11月)。
张永平 1961年生人,西平县人。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计算机与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政协委员,是通信行业“山东模式”的主要开创者。历任山东省德州电信局局长、党委书记,济南电信局局长、党委副书记,山东省电信公司副总经理,山东省通信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2004年6月2日,任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08年8月20日,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姚忠良 1962年9月,平舆县人。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天津财经学院(今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硕士,香港长江商学院EMBA。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参军,1983年退伍,分配到平舆县粮食局工作,不久调入驻马店地区粮食局。1996年,进入以生产白象方便面为主导产品的河南省粮食厅所属粮食加工厂,先任副总经理,主管销售,不久升任总经理。第二年即实现销售额1亿多,到2000年,销售额已突破6亿元,使“白象”成为全国粮食系统最大的制造企业。2001年,姚忠良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河南省正龙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国有企业改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后又成立白象食品集团,姚忠良担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2004年后,白象集团每年方便面销售收入均在30亿元以上,连续三年稳居全国方便面行业前三名。2007年年末,“白象”员工1.3万余名,固定资产16亿元,年产量74.3亿包,销售额52亿元,年转化小麦120余万吨,实现综合销售收入40亿元,形成的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50余万个,带动包装、机械等相关企业数千家。白象食品集团拥有87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可达3000万包,年可产100亿包,实现中国市场人均7.69包,方便面产品分为20大系、109个规格、306个品种,市场分布30多个省、市、自治区,全国拥有2600多个一级批发商的庞大销售网络,占到全国方便面市场份额的16%,已成为“河南省粮食深加工和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全省粮食深加工十家重点保护企业”和“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信息化500强第159名。姚忠良2008年、2013年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担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副会长,被评为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人物、河南生粮食系统劳动模范、河南省企业界十大经济人物、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2006年经济最具影响力人物、河南省2006年度功勋企业家。所著《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的整合管理》,被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评审委员会评为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刘富海 1963年生,西平县人。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985年福建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工作。工作后,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化工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修学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蜜蜂养殖、蜂蜜制品的研究开发工作。1985年,刘富海提出并设计蜜蜂卵“电融合”体外受精技术,受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克隆技术专家陈大元教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89年参加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对蜜蜂营养代谢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出深受广大蜂农欢迎的蜜蜂饲料添加剂,加速了蜜蜂的春季繁殖和优质高产的进程。该研究结果在1993年第33届国际养蜂会议及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荣获优秀论文奖。1992年3月~1994年12月,作为主要执行人参加“八五”农业部重点课题“蜜蜂王浆优质高产生物学因素及生产技术的研究”,该项目于1995年圆满通过农业部课题验收。1994年,参加研究的“蜜蜂大卵育王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技术鉴定,该课题1995年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负责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开发期间,3项产品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5~1998年,主持蜂胶提取物防治糖尿病研究,该项研究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并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中国蜂胶开发奠定了基础。1996~1999年,主持两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蜂胶研究专题,对蜂胶毒理、药理、提取分离、抗菌、抗氧化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发明了“蜂胶分段逆流提取技术”,并于2000年通过科技部成果验收。1998年,主编的《神奇蜂胶疗法》《世纪健康话题》相继出版。1999年,发明的“蜂胶驱蚊杀菌香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同年,蜂胶被列入国家“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2000年,参与编制农业部蜂胶质量标准。2001年,组建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1999~2003年,在全国各地举办大中小科普讲座数千次,为中国蜂产品开发和相关知识普及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天宝康公司通过IS0900l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科技部列为“中国优秀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8月20日,获得第四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获奖项目有“天然蜂胶黄酮抗氧化研究及产业化”“铸铁件砂型近净成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先后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蜂业书籍8部。被誉为国家蜂胶产业创始人、奠基人。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养蜂学会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协蜂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工程学会抗氧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健高科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

卢洪波 1963年生于浙江省舟山群岛,祖籍汝南县。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级专家,中国砂石协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耐磨分会副会长,中国金属学耐磨材料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磨损失效预防与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铸钢及熔炼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3年洛阳工学院毕业。初出校门即投身于水泥行业耐磨材料的研究,1984年研发出当时最新型耐磨衬板,1987年成功研发国内首套高铬环沟衬板,至2000年方被拆换,创中国耐磨衬板使用寿命之最,创造了国内正式衬板寿命记载最长纪录。卢洪波集中从事破碎设备、水泥工艺、耐磨材料、铸造热处理、新能源开发科研领域,著有学术论文数十篇。1994年研发成功并出口印尼最大的Φ5.5米磨机磨头衬板,篦板令全行业关注。1994年入选有国内31名权威专家组成的中国金属学耐磨材料学术委员会,时年31岁。1999年发明“三明治”超级锤头,解决了令全世界同行业为之头痛的焦点问题,实现了强度和韧性高度统一,并获国家专利。2004年研发成功的超强韧高耐磨中铬合金衬板推向市场,并在广东骏马水泥集团Φ5.0×10.5米磨机上成功应用,寿命比高锰钢提高2~3倍。2005年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的“大金牙”超级锤头,以其高硬度,高韧性应用于石灰石单段破碎获巨大成功。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建材耐磨领域的旗舰和领跑者,产品被国内外大型水泥集团广泛使用。
卢洪波1997年8月创办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8年该公司相继改良设计自主研发成功PCF20-100型系列细碎机,为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0年公司成为郑州市建材认证企业。2003年7月公司研发成功PCF300型细碎机,奠定了公司在熟料细碎设备行业的领先地位。2003年12月,公司产品GFP系列深腔颚式破碎机、PCS系列制砂机、HS系列高效转式制砂机、YF系列圆振动筛、XS系列轮斗式制砂机被中国砂石协会列为“中国砂石行业推荐产品”。2004年9月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4月公司第三次荣获全国建材工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卢洪波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2006年4月该公司承担的全国水泥行业第一磨—珠江水泥厂生磨料改造圆满完成,创全球纪录。2007年3月公司获中国建材报评选活动评选的中国建材企业消费和谐优秀企业贡献奖。2007年5月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耐磨材料联合研究所正式挂牌。2007年7月公司经河南科学技术厅命名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XPCF高效细碎机获高新技术产品认证证书。2008年公司荣获首届中国耐磨材料产业金球奖—最佳锤头奖,被中国砂石协会评选为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2010年3月15日荣获中国建材报评选的“全国建材行业消费者服务十大领军企业”和“全国建材行业‘消费与服务’信誉标兵企业”称号。2010年5月荣获中国铸造协会耐磨铸件分会评选的“中国优秀铸造耐磨材料生产企业”称号,7月荣获“钢铁耐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称号。2011年9月13日荣获中国铸造协会评选的首批300家“中国铸造行业千家重点骨干企业”。2011年10月荣膺中国砂石协会评选的“砂石行业首批企业信用等级AAA级信用企业”和2011~2011年度砂石行业“先进生产企业”称号。2011年11月郑州鼎盛荣获河南省工信厅评选的“2010年度郑州市电子商务重点示范企业”称号。

庞玉良 上蔡县人,1966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经济管理专业。1988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新世界宾馆。1991年起,先后在某韩国公司从事对外贸易,在美国先进医疗设计公司从事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在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担任货运业务经理。1995年,进入一家名为“爱地”的货运代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02年,庞玉良在北京成立林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2003年,林德公司成为中国电信设备出口企业老大华为公司物流服务供应商,开始梳理国际物流及贸易渠道。2003年,为华为公司承运到非洲货物包租专用货机,并开通深圳-曼谷-迪拜-拉各斯货运定期包机航线。2004年,开通浦东-印度(孟买、德里)-迪拜-拉各斯货运定期包机航线。2005年,庞玉良投入1000万在郑州注册成立东方中天(河南)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开辟郑州-卢森堡货运航线。2006年3月,东方中天中标郑州国际航空物流园项目,该项目占地300亩,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规划建设“五园一中心”。 2007年5月,出资10亿元收购帕希姆国际机场及附属850公顷土地永久产权。2007年8月,共同出资设立郑州航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2008年4月,开展“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及附属保税经济合作区推介中国行”之旅。2008年11月19日,携手其合作伙伴嘉民(Goodman)集团参加(南京)国际物流博览会。2008年,东方中天(河南)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被中国货代协会评比全国航空物流企业前50强第十八位。2009年4月3日,庞玉良被邀请为深圳第二届全球航空货运中国年会演讲嘉宾。同年5月,庞玉良被邀请为慕尼黑第12届国际航空物流及交通运输博览会演讲嘉宾。6月,与南京高新区合资成立南京高新林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8月,林德国际物流集团以帕希姆机场为枢纽开通与汉堡港对接的海空联运。10月,与法兰克福常年展会合作,开展法兰克福完税商品常年展销,帕希姆保税商品常年展销,推出“帕希姆保税”及“第四方物流平台”物流及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12月,台湾推介“帕希姆保税”仓储直销国际贸易模式;林德国际物流集团与中国外运空运发展股份公司、嘉里大通物流集团、厦门空港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签订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战略合作协议,开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分工与合作先河;东方中天航空以乌鲁木齐机场为枢纽开通与帕希姆机场对接的铁空联运;庞玉良被中国航务周刊评选为20位“新中国60年物流业杰出人物”。2010年1月17日,庞玉良与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特首赵伟签约,标志着境外中国人拥有的两个经济特区物流与博采携手合作。2010年2月11日,庞玉良与美国新泽西Privilege Aero飞行培训学校合作在帕希姆机场建立中、德、美三国合作国际飞行训练中心,培养民航飞行、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2010年3月23日,庞玉良与德国联邦海关、联邦警察局达成协议,规划面积达850公顷环保生态免签证保税帕希姆机场城。同年4月21日,在北京国际机场城大会上,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董事长庞玉良作《物流电子商务与第四方物流平台》演讲,提出新型国际贸易模式。5月31日, 与拥有75年历史的荷兰家族式旅游酒店集团Van der Valk 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旅游与物流横向联合。6月9日,全球最大型飞机空中客车A380在德国帕希姆国际机场试验飞行,空中客车飞机制造公司指定帕希姆机场为训练基地。

李 伟 1968年7月出生,遂平县人。1990年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当过公务员、记者,几年后辞职下海。先后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做过苹果牌牛仔裤的代理商。1996年,做和路雪冰淇淋河南总经销,为其进入速冻食品业奠定基础。1997年,他决定做汤圆生意。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为意,为汤圆定名“思念”,成立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河南思念集团)。至1999年,销售额达到8000多万元,净利润实现2000余万元,企业开始站稳脚跟。思念一方面继续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将汤圆继续变小,推出仅重3.5克比豌豆还小的小小珍珠系列汤圆,在市场上掀起抢购狂潮;一方面又借鉴河南开封灌汤包的制作工艺,在全国首推灌汤水饺,新产品一上市就畅销全国,迅速奠定思念“中国速冻饺子大王”的地位。2006年8月21日,郑州思念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0.54新元,按照其2005财年每股0.05新元的利润来计算,思念食品此次在新交所上市的市盈率约为11倍。李伟占有思念食品7.5亿股的股份,市值达45亿人民币。思念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及出口商、全国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企业有员工2.4万人,产品以汤圆、速冻水饺为主,品种超过200个花色,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汤圆类产品被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思念牌的汤圆、饺子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为中国速冻行业第一品牌。在200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河南上榜6人,思念集团李伟以23.8亿元的资产排在156位,成为河南最富有的企业家。2013年,李伟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全收 1969年8月生,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人。中共党员。1992年开始在深圳市平湖务工,2000年创办深圳全顺玩具厂。2002年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难和维权难的问题,注册创办河南省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分别在郑州市农村劳动力市场和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挂牌办公。张全收用保全模式保障农民工利益,用劳务租赁方式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在劳务输出上创造了一种在输入地进行公司华管理的全新模式,被经济学家称为“张全收模式”。该公司在河南各地有针对性地招聘农民工,转移到深圳经过培训后,培训期间包吃住并且发放补助金。为深圳等城市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与生产服务,服务范围遍及外资、港资、台资及内陆民营企业,跨越深圳、东莞、厦门等各个地域,涉及纸品、饰品、食品、玩具、电子产品及塑料制品等28个行业,合作企业达60多家。张全收创造的人力资源输出模式,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民工、企业和输出单位的“三赢”。全顺公司已经派遣转移农民工上百万人次,张全收被称为“农民工司令”。张全收先后被评选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届人大代表,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全国第五届优秀进城务工青年,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农民工,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农民创造风云人物,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河南青年创业风云人物,河南省首届十大杰出务工有为青年,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2006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获得中国文化扶贫奖、功勋奖,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奖特别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顺人力资源公司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服务新农村百佳乡镇(民营)企业、2006CCTV年度雇主调查暨中原先锋榜—河南农民工满意雇主奖。2008年1月张全收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2月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6月,被推荐为“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7年11月,获得“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类)奖。2018年1月,当选为河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马 鹰 回族,1971年5月生,驻马店市人。大学学历。1989年驻马店艺术中专毕业,入郑州工学院管理系学习。喜爱钻研饮食,多次前往宁夏、青海等回民聚集地学习清真传统饮食制作技能,深入挖掘清真传统文化和清真代表食品。1994年从入职不到一年的金马集团辞职,与家人开办铁东清真京都饭店,开办当年即成为市区生意最火爆的饭店。1998年,投资600多万元开办大京都饭店并成立京都实业公司。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经营,京都饭店被陆续评为“河南名店”“中华餐饮名店”“全国绿色餐饮企业”“河南省服务名牌”“中国服务优秀品牌”“河南省百强餐饮企业”“豫菜金牌企业”“河南省关爱职工示范企业”等称号,被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指定为会议定点接待单位。2015年,马鹰当选驻马店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在他的大力倡导下,以驻马店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为主体,成立天中中央厨房有限公司,为驻马店团餐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学生餐的标准化制作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定期聘请知名豫菜大师来驻马店指导,驻马店餐饮同行之间也展开了交流学习,从而带动了整个驻马店餐饮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提升驻马店市餐饮接待水平,改善投资服务环境,促进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8年5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餐饮行业改革开放40年纪念大会上,马鹰获得“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餐饮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称号。在做好饭店主业的同时,马鹰于2002年投资成立正道油业有限公司,致力打造芝麻香油品牌。公司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HACCP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其产品“正道”牌小磨香油获得WTO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河南老字号”“河南名牌”等称号,是清华大学特供香油和钓鱼台国宾馆名优展示产品成为驻马店的一张特色“名片”。马鹰长期担任河南省京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是河南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驻马店市人大代表,国家级餐饮技能竞赛裁判员,国家级烹饪比赛评委,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驻马店市工商联副主席,驻马店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马鹰自幼喜爱美术,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不忘绘画,曾先后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研修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专业学习,在2016年组织成立天中油画院。油画作品参加全国南方油画家作品展、河南省油画中原作品展、美丽天中行油画作品展等,组织举办走进确山革命老区、大美新蔡脱贫攻坚、壮丽70年振兴新农村等主题画展,被推选为河南省油画学会常务理事、驻马店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驻马店市天中油画院院长。

张 磊 1972年生于驻马店市。1990年,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8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后获得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及国际关系硕士学位。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曾在耶鲁大学投资办公室工作。毕业后,在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EmergingMarkets Management)工作,主要负责南非、东南亚和中国的投资。此后又担任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中国首席代表,先后创建纽约证券交易所驻香港和北京办事处。2005年,他作为创始人创建高瓴资本(HillhouseCapital),并担任首席执行官。高瓴公司植根于中国而着眼于全球,其重点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与媒体,消费与零售,医疗健康,能源与制造业等。高瓴资本以擅长投资新经济公司著称,曾关键性地投资推动了腾讯、京东、美团、百济神州、药明康德、去哪儿、携程等公司的创业成长,成为新时代经济成功的标志。2015年,他担任未来论坛创始理事并倡议设立未来科学大奖。2016年,荣膺美国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担任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2017年,担任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2018年,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排名2018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十位。张磊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张磊这样阐述他的投资理念:“我要做企业的超长期合伙人,这是我的信念。高瓴的使命就是发掘最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用最长线的钱来帮助企业实现长期价值。我们相信那些能长期为消费者带来价值、为产业链提高效率、‘护城河’足够深的商业模式能够带来长期的高资本回报率。”“我要找的是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我们认为投公司就是投人,真正的好公司是有限的,真正有格局观、有胸怀又有执行力的创业者也是有限的,不如找最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帮助企业家把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