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
【供销合作概况】200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以扭亏增盈为中心,以“四项改造”为重点,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开拓经营,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158万元,同比减亏增盈926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在全省18个市供销社的排序中,由上年的第14位跃居第4位,荣获省社扭亏增盈优胜奖。全市九县一区中,上蔡、汝南、平舆、新蔡、遂平、确山六个县社盈利,其他县区社减亏。市社直系统实现利润174万元,同比增长142%,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被市政府评为完成责任目标综合优秀单位。 (逯建成 陈维)
【体制创新】2002年,全市供销社系统把“四项改造”(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现代流通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作为体制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全市供销社系统把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基层社改造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途径,专业合作社数量由2001年底的28个增加到84个。二、以实现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市、县、区供销社对直属公司采取不同形式,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全系统通过各种方式,改制企业46个,占社属企业总数的45%。三、改造联合社。各级社进一步明确了管理社务和运营资产的双重职能,社企分开稳步推进,资产管理得到加强。止2002年底,全市各县、区联合社都已被定为政府直属事业难位,新蔡、平舆、正阳、西平、驿城区等县级社确定了编制或解决了经费。四、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通过对全市遍布城乡的经营门店、庄稼医院和“三社一场”经营设施的完善和改造,实现经营网络的改造。止2002年底,全系统村级综合服务社达到1244个,比2001年增加186个;各类商场、市场总数达到44个,比2001年增加7个。同时还涌现出一批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其中市供销社华农肥业有限公司和泌阳县供销社农资连锁配送中心被省社评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十佳连锁企业。(逯建成 陈维)
【业务经营】一是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棉花购销业务,全年供销系统共收购棉花3689吨,销售6651吨,占全市棉花购销量的70%以上,在棉花市场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二是按照市场化要求,通过与系统内外的联合和引进新的经营业态,积极开展农资商品总经销、总代理及连锁、配送等业务。全系统销售各种化肥46.1万吨,占全市化肥销售总量的60%以上。三是按照省、市政府有关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文件精神,加大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和专营力度,大部分县烟花爆竹销售额达到100万元以上,市日杂公司销售70余万元。四是在抓好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调整经营结构,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在食盐、医药、畜禽经营和社办工业、招商引资、资产经营和仓储运输服务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逯建成 陈维)
【企业管理】一是普遍实行各种形式的经营目标责任制、年薪制、期权制,对经营者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二是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全系统继续坚持费用稽核制和费用开支、基建、离任等审计制度,市社对直属公司继续实行财会人员委派制。通过加强管理,全系统管理费用由2001年的3831万元下降为3401万元,下降11.2%;商品流通费用率由上年同期的6.04%降为5.65%,促进了全系统扭亏增盈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安全工作。各单位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通过健全制度、责任到人、加强检查、严格奖罚和做好系统安全统筹等措施,杜绝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逯建成 陈维)
【稳定工作】一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二是通过采取鼓励停薪留职、内部退养、妥善解除劳动关系等措施,理顺劳动关系,促进企业稳定。三是关注弱势群体,做好帮扶工作。全系统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同时按照有关政策,做好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系统为3000余名困难职工申请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手续,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做好社员股金清理整顿工作。各级社通过采取资产变现、商品抵顶、现金兑付和承包费抵顶等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股金风险。止年底,全系统社员股金由年初的5887万元,减少到2144万元,下降58.6%。(逯建成 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