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渭滨(1902年~1933年),原名李路车,汝南城关人,1902年生。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正在汝南中学读书的李渭滨带领进步同学上街游行示威,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参与查禁日货。1921年,考入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专修俄语。在校学习期间,1923年7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汝南县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
1924年7月,李渭滨回到汝南,联络在开封省立一中、信阳三师等学校的学生邓国本、温其旭、温仁斋、王俊、张肇西等人,在自已家中创办邮传图书社,积极组织青年学生阅读《向导周报》《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公开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为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将在黄埔军校工作的中共党员分散隐蔽,李渭滨被派回汝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9月任中共汝南城关区支部书记。1928年,由于叛徒告密,李渭滨被捕入狱。在狱中,李渭滨利用废纸创办《镣声报》,给难友传递消息,鼓励斗志。 1929年被组织营救出狱后,李渭滨以特派员身份到新蔡、息县、潢川等县指导党的工作,先后在新蔡、息县、潢川边区建立17个党支部。1931年4月,指导召开中共新蔡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出县委领导班子,为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好转付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1931年7月,新蔡、息县洪水成灾,致使广大民众生活极度困难。他根据中共鄂豫院省委的指示,组织发动群众向囤粮的地主豪绅开展匀粮斗争,组建了14人的新蔡县红军游击队。
1933年7月 4日,时任中共鄂豫皖省委特派员的李渭滨在新蔡县小李庄组织召开新蔡县委会议。由于叛徒出卖,会场被国民党保安团包围,李渭滨等7位同志被捕,并于次日被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