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方志纲目设计有什么要求? 1.横排竖写,纵横结合; 2.门类齐全,不缺要项; 3.归属得当,分类得法; 4.排列科学,先后有序; 5.点面结合,宏微相织; 6.具备个性,特色鲜明; 7.各体并用,有机结合; 8.执简驭繁,精拟标题。 区志纲目设计要处理好三个详略关系: 1.区志与市志,详市志之所略,略市志之所详; 2.区属事物为主,区辖事物为次; 3.突出个性,简略共性。 三十二、方志的标题拟订有什么要求? 方志的标题是编、卷、章、节、目的眼睛,应醒目、准确、简短、朴实、 容量大。要避免史体式标题、文艺式标题、工作总结式标题、指示性标题、标语口号式标题、广告式标题、教科书释义式标题、论文式标题等。 方志的标题,一般用名词、动词或词组。拟订标题要有概括力、要凝练。在同卷中,尽量避免相同词语重复出现。 三十三、好志的标准有哪些? 好志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观点正确。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观点,使我们编的志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体例完备。我们修的志,要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综合运用,以志为主,增加图照份量,达到图文并茂。 3.史料翔实。志书是资料书,观点是寓于资料当中。史料不能简单化,不能是概括的,应是系统的、完整的。从资料中要能够看出经验,摸到规律。志书的威信在于资料的可靠性,如果有好几个资料弄错了,这比资料缺乏危害还要大。 4.特点突出。有特点的东西才能流传。乾隆皇帝写过上万首诗,但无特色,无精彩的东西,所以流传不下来。志书中一般化的东西可以从简,有特色的东西要突出。北仑港是北仑区的特色,区志纲目(初稿)中,把北仑港作为一卷,把北仑港和口岸、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六卷合为一编,这是注意了北仑的特点。 5.文风端正,文字朴实、简练。志书不是文艺作品,也不是总结报告和教科书,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修志语言要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行文力求准确严谨、简洁明快、平实通顺、典雅生动。还要力求风格统一,避免文白混杂、不适当的口语化和方言俚语入志。 三十四、如何保证志书的质量? 根据《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十一条精神,编纂地方志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翔实资料,力求观点鲜明正确,材料真实可靠,体例完备严谨,篇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深刻,段落层次清楚,审核严格认真,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志书的质量。 三十五、如何加强志书的著述性? 加强志书的著述性,要注意以下六点: 1.要充分消化资料。编志者将各种资料消化,然后按科学的纲目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这是著述的写法。消化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加工制作过程。所谓分析,就是经过人的大脑活动,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所谓综合,就是通过大脑活动,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归纳整理概括起来。 2.要紧紧围绕主题、中心去组织材料和编写。每一节、目的内容都要有个主题,把这个主题作为记述中心。 3.各分志详写主体事物,其他内容略写或不写。 4.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很容易看出,有的却被表象所掩盖,需要透过现象、反映本质。 5.要执简驭繁,详略得当。为达此要求,必须详今略古、详近略远、详异略同、详主略次、详此略彼。[Page] 6.要提高志书的文字水平,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如出一人之手。 三十六、对志书的科学性有什么要求? 胡乔木同志说:“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是一部科学文献。”“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要加强志书的科学性,须从以下五方面去努力: 1.纲目设得比较合理; 2.在门类的叙述上比较得当。这主要是纵述问题,即每个分志通过分门 别类的记述,写清事物的沿革、因果、盛衰起伏、成败得失,体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记述方法上,要善于综合分析,做到主线突出,段落分明,符合志体。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重点是记述各重要阶段的情况,切忌一年年的横列资料和统计数字。 3.要力求表现出多门类的相互关系。这主要是指一部志书内各分志以及分志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制约、影响问题。这要求加强志书的整体性,把一部志书当成一个系统来对待,注重反映志书各部分间的有机联系。 4.要有朴实的文风。要力避宣传色彩,强调“述而不论”,杜绝空话,语言要朴实、严谨、简练。 5.资料要翔实。 三十七、提高志书的科学研究价值需要注意些什么? 提高志书的科学研究价值需尽力注意的是: 1.对共性事物的记述,简而不疏,同中求异; 2.对特殊性事物的记述,浓墨重彩,显露特色; 3.对新事物的记述,追根溯源,知其始创; 4.对发展中事物的记述,求其兴衰,揭示趋势; 5.对已经消逝或将要消逝事物的记述,文图并存,增强实感。 三十八、怎样审查志稿的资料质量? 衡量一部志稿的资料质量,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考虑: 1.看资料是否全面; 2.看资料是否可靠; 3.看资料是否可信; 4.看资料是否典型; 5.看资料是否矛盾; 6.看资料是否出处清楚。 三十九、方志资料的“五个见底”是什么? 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一方总览。”应广征博引,做到“五个见底”。 1.档案资料见底。 2.报刊资料见底。 3.各部门的文书资料见底。 4.知情人士见底。 5.前人编写的史料见底。 所谓五个见底实际上是指对这五个方面的有关资料,均要涉猎一遍,翻 一翻,看一看,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对那些与本地区本系统无关的,或共性的空洞的东西,可一瞥而过之;对那些一般的陪衬材料,可摘其要点,领略其大意;只有对那些能说明问题的具体记载,特别是能与纲目挂上钩的资料,才需要认真细看,并分别不同情况,进行抄摘、制卡或全文复制。 四十、方志资料的来源有哪些基本类别? 方志资料来源的基本类别,可以分为文字资料、口头资料、实物资料三 种。 (一)文字资料。包括文献档案、统计资料和图书报刊等类。 文献档案资料。档案馆以及各部门档案室储藏的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政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档案,为我们编修区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些档案多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不仅史料丰富,而且相当全面,同时相对来说比较可靠,具有一定权威性,是编写区志的重要资料来源。 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数字和统计图表。它是由统计部门或企事业部门汇编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统计数字、图表是观察、研究社会或一个部门发展变迁的主要资料。 图书报刊资料。图书报刊是编志所需资料的重要来源。旧志书、史书、年鉴、私人撰著、族谱、各种报纸杂志,都有对地方、自然和社会不同程度的记述,“群书采录”,从中可以汇集起丰富的资料。[Page] 其它文字资料。诸如书信、日记、讲演稿、同乡同学录、帐簿、票据、合同、契约、厂(店)规、章程、广告、启示、声明等,都是修纂区志不可忽视的文字资料。 (二)口头资料。从当事人或知情人那里搜集的回忆录、社会风俗、遗闻轶事、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民谣,以及实地调查的记录材料等。这部分多是新资料,因而值得编志者高度重视。 (三)实物资料。包括古文化遗址、遗迹、古建筑、化石、碑刻、地图、书画、照片等。在这里,尤其要重视照片资料,它真实地反映实物的形象和当时当地的历史真实面貌,一张照片胜过若干文字,应注意收集。 (责任编辑:zhumad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