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农洽会”圆满结束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记者 闫 磊 袁建平 牛闪闪)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本次“农洽会”以“开放、合作、科技、发展”为主题,秉持“行政组织、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社会服务”的办会原则,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六大功能融为一体。
一是投资贸易签约项目数量“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布了一批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国内外各类主体进行了对接洽谈和签约。会议期间,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
二是科技成果发布和科企对接“实”。34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发布375项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专利。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个。
三是主食加工业特装展水平“高”。根据农业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主食加工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部署,今年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河南、四川等11个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展区,集中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名品、精品。
四是产品展示展销推介规模“大”。本次展会无论是综合形象展示还是贸易展销,都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设特装展位50个,标准展位360个。为提升产品贸易层次,今年在大会主会场两侧搭建868个标准产品贸易活动板房。来自全国各地的2677家企业包括30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30家国内大型种子企业参加了产品展示和贸易活动。
五是中欧技术交流会效果“好”。本次“农洽会”的国际性、开放性进一步提高,除了原有的板块以外,又新增了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外5名专家和欧盟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重点就肉制品、薯类加工、油脂加工、主食加工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进行了交流,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六是参评获奖产品种类“全”。17个省区市274个企业的576个产品参加评奖,评奖产品共分为粮油、畜禽、果蔬和其他等四大类。经过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13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认真评审,共评出金奖29个,优质奖136个。
(2013年9月7日央广网河南分网有删节)
“农洽会”上老外们热议郑欧班列
本报驻马店讯 (《大河报》首席记者 李 钊 记者 刘学增)昨天,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开幕。“郑欧班列”引起了不少老外的极大兴趣。
来自匈牙利的维多克目前在郑州做葡萄酒的生意。每年,他把在匈牙利酿造的葡萄酒,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到中国近海港口,再经过铁路或公路运输,送到郑州售卖。当记者提及河南开通郑州至汉堡的国际班列时,维多克连忙请求记者介绍更多的信息。当听说这个班列“一票通6国”且全程仅需15天左右的时间时,维多克激动地表示:“谢谢你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说,以前依靠海运主要是因为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现在郑欧班列不仅免去了途中几个国家烦琐的通关检测,省钱省时。他回去后要好好做下评估,也许以后匈牙利的葡萄酒可以“坐着”火车来中国了。
作为重量级嘉宾,荷兰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制造商协会、荷兰马铃薯中心驻华代表处代表富君豪,是个大忙人,但听到“郑欧国际班列”后,也被强烈吸引住。富君豪说,他每年负责从中国采购大量马铃薯、奶制品原料运往荷兰,也负责从荷兰运回一些特色农产品到中国。对这种跨国贸易,运输成本占去了销售价格很大一部分,过去由于空运价格高昂,海运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海运不可控因素多,周期也长,一直困扰着许多欧洲企业。对郑欧班列,他认为这是中欧贸易的强大助推剂。河南是农产品加工大省,相信这方面的贸易会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
(2013年9月7日《大河报》)
2013年中国“农洽会”落幕
本报讯 (《中国日报》记者 马守国)9月7日,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落幕。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农产品产销对接签约贸易项目195个,贸易额108亿元。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通报本次“农洽会”成果时说,本次“农洽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四风”等重要精神,在组织过程中,更加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会议期间,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在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上,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洽谈活跃,签约贸易项目195个,贸易额108亿元。
在科技成果发布和科企对接会上,共发布375项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专利。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个。
张天佐局长表示,今年“农洽会”的国际性、开放性进一步提高,除了原有的板块以外,又新增了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外5名专家和欧盟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重点就肉制品、薯类加工、油脂加工、主食加工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进行了交流,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对进一步加强中欧农产品加工业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本次“农洽会”以“开放、合作、科技、发展”为主题,秉持“行政组织、企业主体、多方参与、社会服务”的办会原则,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六大功能融为一体。
(2013年9月7日《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有删节)
中国“农洽会”突出节俭务实主题
由农业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于9月6日在驻马店市开幕。今年展会突显节俭办会主题,开幕式不铺红地毯、不摆放花草、不悬挂装饰彩球、不搞文艺会演、不搞宴请、不燃放烟花,会议更加注重务实。
今年大会吸引力明显提升,参加“农洽会”的客商多、企业多、层次高。9月5日,大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大会内容、参会客商、项目洽谈、展示展销等相关筹备情况。
今年的会议以“开放、合作、科技、发展”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板块: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发布、洽谈和签约;农产品展示和贸易;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发布、洽谈与签约;中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活动;农产品产销对接及采购项目洽谈、签约;参展产品及组织活动评奖。
今年起,大会更名为中国“农洽会”,会议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更高。会议新增中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会,新设农民合作社展区和种子企业展区。主食加工业展示规模进一步扩大。30家省级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和高等院校、100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就100项最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开展技术转让和合作交流。
据悉,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6个代表团参会,参会企业5600多家,参会客商18000多人,其中境外企业83家、境外客商190人。雀巢集团、新西兰贸易中心、澳大利亚西恩特集团等100多家国内外500强或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参会参展。法国、荷兰等国家驻华使馆农业官员和专家出席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83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参会参展。法国、荷兰等国家驻华使馆农业官员和专家出席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83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
(选自中国青年网有删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