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6日~8日,2013年中国“农洽会”在我市成功召开。会议期间,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等中央和省主流媒体,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商报等香港媒体,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网易、大河网、凤凰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境外网站,市内外60多家媒体聚焦今年的“农洽会”,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彰显了今年会议的主题、特色、亮点和大会的成果,在境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成功把大会推介到海内外,再次把大会宣传推向新的高潮。现撷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目前,各新闻媒体对“农洽会”的报道还在陆续刊播中。
2013年中国“农洽会”闭幕 形式新颖 硕果累累
人民网驻马店9月7日专电 (记者 时 岩)9月7日,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圆满落幕。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通报了本次“农洽会”的情况。 本次“农洽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四风”等重要精神,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没有向各省下达展位指标,不要求各省厅局领导带队,不收取任何参展费用,而是依靠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拓展功能、加强服务,真正让与会各方取得实效,增强了“农洽会”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农洽会”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内容实、成效多,实现了“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洽谈一批项目、对接一批技术、发布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的总体目标。 本次“农洽会”呈现更多的亮点,更加注重满足企业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组织200多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装备企业、集团采购商、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种子企业以及商业银行、风投、私募基金等金融类机构,与加工企业现场对接,努力推动解决了影响行业发展的技术水平低、加工装备差、融资融智难、营销渠道少等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邀请境外23个国家和地区83家企业190位客商参会,成功举办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更加注重行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参会企业560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0多家,国内外500强企业53家。参会客商18000人,其中河南省外客6500多人。(2013年9月7日人民网有删节)
2013年中国“农洽会”签约金额超700亿元
新华网郑州9月6日电 (记者林 晖 董 峻)由农业部与河南省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6日在河南驻马店开幕。记者了解到,本次“农洽会”签约金额超700亿元。 中国“农洽会”集投资贸易洽谈、科技成果发布、技术装备展示、科企银企对接、产品展销推介、专题发展论坛等于一体,是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搭建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自今年起,农业部决定全国“农洽会”更名为中国“农洽会”,新增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等新内容,使“农洽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介绍,本次中国“农洽会”吸引了全国5600家、境外83家相关企业参会,参会人数18000多人,展出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共签约投资项目164个,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 中国“农洽会”源于1998年农业部与河南省联合举办的首次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此后每年在河南举办一次。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农洽会”正助力河南实现由“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由农业大省向农产品加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转变。 (2013年9月6日新华网有删节)
中国“农洽会”375项科研成果亮相 89项找到“婆家”
本报讯 (《河南日报》记者 高长岭 曾昭阳 胡心洁 卢 松)9月6日,中国“农洽会”科研成果项目发布暨签约仪式在驻马店市举行,375项科研成果正式亮相,其中89项找到“婆家”。 当天,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34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了中国“农洽会”科研成果发布,涉及农产品加工新专利、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375项。 “农洽会”开幕前夕,组委会通过征集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组织科企对接、洽谈,促成70家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达成科研成果转化合作意向。大会开幕当天,89个科研项目正式签约。 “开展院企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本次‘农洽会’的重头戏。大会将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促进‘产学研用’联盟构建,解决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促进产业整体升级。”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说。 (2013年9月8日河南日报)
中国“农洽会”吸金超过519亿元
中新社驻马店9月7日电 (记者 李志全)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7日在河南省驻马店收官。以此为平台,大会招来超过519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 中国“农洽会”由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会议期间,举行了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 上述投资中“国内外各类主体进行了对接洽谈和签约,”显示有境外资本投向中国农业领域。据介绍,除全国31个省区市参会参展外,大会还邀请了境外23个国家和地区83家企业190位客商参会。 张天佐说,这些投资涉及米面制品、油脂、肉制品、乳制品、果蔬、饮料、休闲食品、畜牧、纺织、医药、生物制品等行业。 以“合作、绿色、科技、发展”为主题的“农洽会”,围绕农产品加工业投资项目洽谈签约、科技成果发布、主食装备现场演示交流、经销商产销对接等活动。其中,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上,国内外5名专家和欧盟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重点就肉制品、薯类加工、油脂加工、主食加工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进行了交流。 参会的雀巢大中华区负责人思明得(音译)感叹,环顾世界各地,农业从未像现在这样,吸引各地相关方如此多的关注。(2013年9月7日中国新闻网)
2013年中国“农洽会”开幕 全国31个省区市客商参会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记者 辛如记 闫 磊 牛闪闪)由农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河南省农业厅、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3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经过紧张筹备,于9月6日上午在驻马店市天中广场举行开幕式。 来自全国各地31个省区市、166个代表团参会;参会企业5600多家,参会客商18000多人,其中境外企业83家,境外客商190人。雀巢集团、新西兰贸易中心、澳大利亚西恩特集团、丹尼斯集团、徐福记等100多家国内外500强或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参会参展。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华中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多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参会。法国、荷兰等国家驻华使馆农业官员和专家出席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南非、泰国、智利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60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会参展。 记者在本次中国“农洽会”展会上看到,在中国“农洽会”的会展中心设特装展位51个、标准展位360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吉林、内蒙古、江苏、福建、江西等14个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特装展位,河南省18个省辖市和各直管试点县市也确定了特装展位。为提升产品贸易层次,今年在大会主会场两侧搭建了8座高标准展篷,在天中广场和通达路上搭建了868个标准产品贸易活动板房、1000多个产品贸易展位。会议期间将举行产品评奖活动,全国21个省、市、区274家企业的576种产品也报名申请参评。 (2013年9月6日央广网)
中国“农洽会”晒出“成绩单” 落地项目签约额达519.8亿元
2013年9月8日凤凰网河南频道(记者 李 彬 肖 楠)“今年‘农洽会’规模大、内容实、成效多,实现了‘突出一个主题、洽谈一批项目、对接一批技术、发布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的总体目标。”9月6日~8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的2013年中国“农洽会”活动接近了尾声,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在大会成果发布会上晒出了“成绩单”,本次“农洽会”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到519.8亿元。 本次“农洽会”全国共有31个省区市参会参展,参与代表团166个,参会企业5600多家,参与客商18000人左右。今年“农洽会”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广泛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更加注重满足企业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注重加强国际合作,注重行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签约项目“多” 科企对接“实” “农洽会”期间,举办了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签约仪式,共有16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投资总额达519.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2个,内容涉及米面制品、油脂、肉制品等行业。 在农产品产销对接暨采购签约项目签约仪式上,共达成115.7亿元采购合同。另外,在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发布、洽谈和签约仪式上,现场共有12个项目签约。 34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共发布375项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专利。7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41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9个。 特展水平“高” 展销规模“大” 根据农业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培育领军企业,促进主食加工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的部署,今年扩大试点范围,继续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河南、四川11个省区市设立了主食加工业展区,集中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术、装备、名品、精品。 本次“农洽会”在驻马店市会展中心设特装展位50个,标准展位360个。为提升产品贸易层次,今年在大会主会场两侧搭建868个标准产品贸易活动板房。来自全国各地的2677家企业包括30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30家国内大型种子企业参加了产品展示和贸易活动。 中欧交流“好” 参评品种“全” 本次“农洽会”的国际性、开放性进一步提高,除了原有的板块以外,又新增了中欧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外5名专家和欧盟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重点就肉制品、薯类加工、油脂加工、主食加工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问题进行了交流。 张天佐接受凤凰网河南频道采访时表示,本次“农洽会”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更多体现在中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交流方面,也邀请了更多境外重要客商参会,为国内引进了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有效促进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另外,17个省区市274个企业的576个产品参加本次“农洽会”评奖,评奖产品共分为粮油、畜禽、果蔬等四大类。经过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13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评审,共评出金奖29个,优质奖136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