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党史方志网

驿城区 | 确山县 | 上蔡县 | 遂平县 | 西平县 | 汝南县 | 平舆县 | 正阳县 | 泌阳县 | 新蔡县

由卖“原字号”农产品向卖“成品”的转变

时间:2013-08-20 21:05来源:驻马店网 作者:闫海峰 点击:
农产品加工业是全国、全省和我市最大的产业,生产企业最多、从业人数最多、产值和利税最多、最具成长活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市连续15年承办中国“农洽会”,以办会为桥梁,驻马店的农产品加工业已在全国和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是我市农

    农产品加工业是全国、全省和我市最大的产业,生产企业最多、从业人数最多、产值和利税最多、最具成长活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市连续15年承办中国“农洽会”,以办会为桥梁,驻马店的农产品加工业已在全国和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是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的优势所在。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创新农业发展理念,以农产品加工业为载体,打通农产品加工转化通道,加快由卖“原字号”农产品向卖“成品”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形成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趋势。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我市最大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驻马店地处中原腹地,农业历史辉煌,是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核心区,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常年粮食产量130亿斤以上,占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1/8,其中小麦产量占河南省的1/7、占全国的1/28;油料总产103万吨,居河南省第一位;年出栏生猪近900万头、牛100万头、家禽5000万只、羊200万只,分别居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全市九县一区都列入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范围,有全国粮食百强县3个(上蔡、西平、正阳),全国油料百强县4个(正阳、汝南、泌阳、确山),全国肉类百强县2个(西平、正阳),有8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有2个国家级肉牛生产大县,有6个县为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平舆、正阳、泌阳分别是全国芝麻、花生、香菇生产第一大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至2012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82家,其中资产规模亿元以上企业67家、超5亿元的11家、超10亿元的4家,年销售收入930亿元,吸纳就业17.5万人。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730万吨,油料年加工能力近60万吨,肉制品年加工能力30万吨,食品年加工能力45万吨。同时,驻马店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我市连续15年承办中国“农洽会”,完美完成三级跳,已成为展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通过15年办会,我市积极围绕农业大市的资源优势,以中国“农洽会”为平台,突出农产品加工业主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组织企业开展对外合作,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对接,洽谈签约一批合作项目。世界500强企业英国联合食品集团、中国肉类行业50强企业众品食业集团、香港华润集团、中国糖果行业10强企业徐福记集团以及维维粮油、众品食业、徐福记、天龙禽业、康师傅、联播生物、江苏悦达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落户驻马店,拉长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282家,年销售收入930亿元,吸纳就业17.5万人,其中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92家,省级44家、国家级2家。

    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市借助这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大步迈出黄淮平原。同时,与省外的50多个市县、400个乡镇结为长期合作伙伴,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15年来,我市组织企业“走出去”,通过参加全国知名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项目、资本、技术、人才和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扩大农产品出口。组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合作,深化交流,先后组织多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广交会、农交会、武汉农博会、宁夏园艺博览会、漯河食品博览会、郑州农博会等全国知名会展。 (下转第八版)(上接第一版)组织多家企业参加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贷款项目推介会和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融资和技术需求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

    实践证明,驻马店的发展机遇,不仅属于驻马店人民,也属于及时发现机遇、率先到驻马店投资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在历年中国“农洽会”上“牵手”驻马店的投资者,在天中大地上成就了蓬勃的事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从第一次东西合作会就参会的华英连锁公司经理曹文明说:“从刚开始把参会当作一项政治任务被动完成到如今争取最理想的展位,这种变化缘于盛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企业从中获得的机会越来越多。”

    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化集群规模

    我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差,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成立了农业产业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在资金投入、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用电、绿色通道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重点扶持市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培育壮大集群规模。

    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市现拥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4家,市重点龙头企业270家。初步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市级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资产总额294.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33.2亿元,年产值达5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19%和26%。全市资产总额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家,其中1~5亿元的30家,5~10亿元的3家,10亿元以上的3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52家,其中1~5亿元的46家,5~10亿元的4家,10亿元以上的2家。龙头企业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和丰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衍生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23万户,占全市农户数的68%,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收16.1亿元,户均增收1309元。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了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粮食、油料、肉制品、皮革、调味品、食用菌、饮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在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市形成了以面及面制品、油脂、畜(禽)、皮革产品、花卉(木)、调味品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具备雏形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18个,资产总额395亿元,带动农户7.7万户。日前,驻马店大程面业产业化集群等10个集群被认定为2013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省政府直管县新蔡县的莹坤薯业产业化集群同时上榜。全市初步呈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格局。

    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在做大做强“十三香”、“小磨香油”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市农业、“名特优”农产品、旅游农业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创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市农产品加工行业注册商标1326件,占注册商标总数的39.5%,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河南省著名商标2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12个、河南省优质产品10个。

    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在产业化集群带动下,全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连续多年保持在650万亩以上,总产超过25亿公斤,面积、总产均居全省第一位,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西平、遂平等县为主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520万亩,年产优质玉米20.3亿公斤;以正阳、汝南等县为主的花生生产基地近300万亩,年产花生7亿公斤左右,其中正阳县为全国花生第一大县,面积在120万亩以上;以平舆为主的白芝麻生产基地80多万亩,年产白芝麻6.7万多吨;以泌阳、西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产鲜食用菌25万吨,产值16亿元。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50多个,较大规模养殖场638个,年出栏生猪865万头、牛102万头、羊432万只,分别位居全省第一、第二和第四,禽蛋总产量31万吨,位居全省前列。

    质检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全市目前已有12个农产品加工行业技术检测机构,可以对我市绝大部分农产品和加工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建立了优质小麦、大豆、玉米等5个市级农产品标准体系,生猪、芝麻等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

    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竞争力不断增强、辐射带动力不断提高的新态势,构建了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中介组织服务的新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