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汝南县坚持从转变招商思路入手,将新能源电动车作为全县唯一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把各类资源和主要精力集中起来,实施招商、提供服务,最终促进电动车产业在汝南的迅速崛起。 目前,该县已成功引进了立马车业、绿佳车业、立奥车业、王野车业、广森车业、迪阳车业等9家电动车行业知名企业,引进电动车整车生产及配套企业30余家,并已具备了年产电动两轮车、三轮车、四轮车及特种电动车200万辆及150万辆配套生产能力,形成了一条从单一配件到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研发创新、销售服务等为一体的集群跨越式发展之路。 搞好谋划 选准招商方向 电动车是老百姓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年均增长均在22%以上,并可带动近20多个相关产业发展,预计未来两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动车消费市场,占全国销售额的30%,而生产量却只占全国的13%。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多方专家意见,汝南县决策层认为电动车制造业目前正处在朝阳期,电动车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汝南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西南部,总体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现已建成7.12平方公里,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比较明显。 在充分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汝南县决定把新能源电动车机械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选择电动车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台州、无锡、广州等地方作为招商的重点区域。 抓住龙头 形成雁阵效应 紧紧围绕以新能源电动车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业,汝南县制订项目定向招商计划,逐一制订专项行动方案,持续开展定向招商、以商招商,努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该县选择两个知名电动车立马车业和绿佳车业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招商方式攻关,最后成功引进了立马车业和绿佳车业两大电动车龙头企业。 坚持走出去招商,汝南县主要领导曾多次南下到台州考察、调研,深入比较电动车台州板块和其他地区板块的优势,分管招商副县长和专业招商分队长达半年在台州驻地招商,20余次赴企业洽谈对接,借力促成签约项目。 坚持引进来招商。县领导先后多次邀请台州的企业老板来汝南考察,并不遗余力地为来县投资的企业创造良好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为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做好承接。在与台州电动车企业界积累了相当的人脉背景下,把电动车台州板块作为汝南县的招商目标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就这样,近两年汝南县从台州先后引进了立马车业集团、绿佳车业集团等一批在国内电动车企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动车龙头企业,随着这些龙头企业落户汝南,吸引了一大批电动车整车及配套生产企业到汝南投资办厂。 延链补链 深化招商成果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汝南县电动车生产基地,形成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汝南县已经开始研究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整体发展情况,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利用比较产业优势,重点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完善电动车产业链条,深入开展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双向招商,延链补链招商和专业化集群式招商。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知名电动车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积极发展协作配套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重点紧盯国内知名电动车配套企业,特别是目前汝南县还没有的电动车配套企业和生产配套能力不足的其他配套企业,尽快使其形成完善的电动车整车生产链条。同时,促使当时落户汝南的电动车整车生产及配套企业尽快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 紧盯国内知名电动两轮、三轮车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以绿驹电动车为主的台州板块和以台铃电动车为主的广东板块及以雅迪电动车为主的无锡板块等国内知名电动车生产企业进行克难攻坚,使其尽快洽谈成功,落户汝南。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汝南县电动车年生产总量在600万辆以上。 以诚待商 优化招商环境 早在与立马集团高层领导洽谈投资事宜时,汝南县主要领导为了见到企业高管,一边在台州推介汝南的电动车项目,一边等待立马集团总裁出差回来。在这种诚意和毅力的感召下,立马总裁在出差回来后立即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洽谈,双方很快就签订了投资意向书。 为做好安商待商工作,汝南县加大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7亿多元,完善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同时,集聚区内建成了20多万平方米的职工公寓房,建成规模达120个教学班的职教中心,不但可以为企业职工解决住房问题,而且采取“产学互动、校企联合”的发展路子,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工人,直接为企业提供人力支持。 同时,汝南县产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中心和商贸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会给众多入住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