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河南人经典的代表性方言。其间有一种真实,正宗,纯朴的河南味道……. “中”是什么意思呢?普通话中,北方的人们对一件事情表示同意都称“好”、“行”,超前的人甚至说OK!.但在河南,此种意思的表达总是很朴实的:“中”。 河南人说“中”时发音为第三声,抑扬顿挫。有时发音较重,还有些余音,一般延续1-2秒,特别是强调说”中“的时候,唾液落地都能砸个坑。表示好或者同意的意思,在词典中的解释为:形容词[方言] 有“成; 行; 好”的意思,如“中不中?”“这办法中! ”。 但这个字在以前的外地人眼里却是“土气”的象征,以致一些些场合上成了那些挪喻河南人说话的对象。 其实,河南人话语中的“中”,探其渊源,却有很深的文化内函和长久深厚的历史根源。记得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来讲学时,我曾就河南人说“中”的含义向他请教过,我记得他当时回答是中庸的意思。 河南人说“中!”跟“中庸”的中是一个道理……它起自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真正含义我认为是“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者曰“中”!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对“中” 这个字的解释为:代表了民族的性格和《易经》精华思想。 那么为什么河南人对“中"字独有情钟呢!一些网友的分析就很有道理。 一是河南处于中国大陆的心脏,古文献记载“周公营洛,建表测景,豫州为天下之中……”。《尚书·禹贡》也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所以在汝南城北,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在古时,中原可以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河南同时也是黄河这个母亲河主要流经之地,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古人以为地方天园,在中间的总是以王者风范,于是大家都喜欢凡事必称“中”?!河南人说中字,有地理位置处在中原优越感的原因。 二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以中庸之道为精髓的文化,很多中国文化都来源于河南。老子的《道德经》,出自河南周口的鹿邑;中国人自古喜欢讲究中庸,凡事总该有个度,而且那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三皇五帝大多诞生在河南,伏羲氏在淮阳建都;黄帝诞生于新郑;仓颉在洛宁(商丘)造字:周文王在汤阴创《周易》;还有名震天下少林武术文化,名扬四海的河南豫剧文化……。所以,“中”字实在能体现中国文化,河南人说中字还有为河南的文化赞扬不己的原因。 三是“中”者接近大家的心理,再者,中字已经演变成很多很有意思的词汇,这些中字的衍生词,已经成了国人、国家的精髓,成了国人的骄傲,成了国家的象征。河南人说中字还有为中字的衍生新词的功能感到骄傲的原因。所以,河南人说中字还有为中字已经成为河南文化的原因。 四是因为,河南自古就担负有中原粮仓的使命,现在河南仍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河南人在用自己的辛苦劳动在养活着天下人,他们无怨无恨的劳动,他们没有太多的奢望,没有太多的理想…….一年四季就是为了收获的土地。河南人奉献得多,索取的少。那怕有一点点儿回报就说“中”。河南人有社会责任感,在艰巨任务面前,总说“中”。河南人厚道愿吃亏,即使是明知吃了亏,也总说“中”。河南人真“中”! “中”字产于河南,却走向了全国。河南话的范围很广, 山西南部 陕西东部 安徽西部 湖北北部 说的都是河南话,山东、甚至东北人都爱说“中”。现在就连艺术家们的文艺创作和演出,“中”也是河南人的标志性方言之一,甚至有点品牌标志的意思了, 总之,说到“中”字,就会想到河南,“中”字在河南人的心中,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成了河南博大精深文化积淀的一个对外的文化符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