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第三届科学发展论坛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论坛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大省”为主题,以期通过专家、学者和地方政府的研讨,理清理论认知和实践路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国定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统筹“三化”协调推进》主题演讲。 武国定首先介绍了驻马店的基本市情。他说,驻马店是一个人口大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是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是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是一个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用这“六句话”概括了驻马店的资源禀赋和市情特点。他说,正是由于驻马店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农业部、河南省政府连续16年在驻马店举办中国“农洽会”,扩大了对外开放,树立了对外形象,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成为驻马店一张亮丽的名片。 武国定重点围绕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作了全面的阐述。他说,近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实施“五大工程”,抓基础、增后劲,抓产业、增效益,抓改革、增活力,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等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 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41.7亿斤。二是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集群,目前已发展到2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82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8∶1。三是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目前全市注册的农民合作组织8616家,其中农民合作社6959家、家庭农场1657家,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四是实施特色农业发展工程,重点抓了生猪、肉牛、花生、芝麻、食用菌、蔬菜、水产、花木、烟叶、中药材等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五是实施农业科技提升工程,通过与河南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提高了农业科技的整体水平。 武国定在演讲中指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传统农区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谋划、积极作为,着力推进“三区”联动,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一是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重点抓好农田水利、农业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农业技术集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再打造高标准粮田643万亩,确保到2020年完成新增39亿斤粮食任务。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加速新型工业化。经省政府批准,我市共规划建设12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223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达103平方公里,入住限上企业1272家,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去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700多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我们要利用好这一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提高工业经济比重,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三是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前,我市148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已编制完成,功能定位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都市农业示范区和休闲度假养生区。要围绕功能定位,加快片区开发建设,继续以每年两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城镇化率,到2020年,把中心城区建成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把县城建成30万人以上的城市,同时每个县建成几个3万人至5万人的重点城镇。武国定在演讲中强调,只要我们紧紧抓住河南实施“三大战略”的机遇,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步伐,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和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武国定的演讲生情并茂、精彩纷呈,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的强烈共鸣,会场内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农业部经济管理司司长张红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等也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