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科学发展,西平巨变生辉。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西平正在生长新的力量。 近年来,西平县以“六大系统工程、五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稳中快进、持续提升”为总基调,凝心聚智,真抓实干,巧借“弯道”,努力“超车”,实现了“由变动到稳定、由稳定到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迈入了由发展向快速崛起的新阶段,以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诠释着大美西平的新形象。 为使广大读者多视角、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美丽的西平、发展的西平、和谐的西平,即日起,本报在一版开辟《科学发展看西平》专栏。敬请读者关注。
西平县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施工机械来回穿梭,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城市里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洪河公园两岸水楼相映、环境宜人……这是省、市媒体记者日前在西平县“走基层 接地气”集中采访时看到的生动场面。 近年来,西平县以“六大系统工程、五十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稳中快进、持续提升”为总基调,抢抓中原经济区和“一城两区四基地”建设的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巧借“弯道”,努力“超车”,在抵御经济寒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中破茧而出,正在精彩蝶变中翩翩起舞。 突破——产业集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齐头并进,高潮相互叠加,筑巢引凤引来百鸟和鸣 握一支科学发展的画笔,西平县委、县政府以前瞻的胆识和非凡的气魄,在产业集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画卷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超越、绘就了一笔又一笔精彩。 “我们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后劲所在,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推动西平经济的大发展。”西平县委书记张金泉说。 悉心栽育梧桐树,多措并举建凤巢。为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近年来,西平县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将其打造成全县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如今,设施齐全、配套完备的西平县产业集聚区现已入住企业120多家,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业和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两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主营业务收入的81%。 “理念新、办法多、招数实、推进快、效果好”,这是西平县抓招商引资工作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西平县按照“书记县长挂帅、四个班子上阵、招商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协同和主攻重点区域、主招重点产业、及时配套政策、迅速搭建平台”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和精力抓招商、上项目。 县四个班子领导成员和乡镇、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分批分期不间断地到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今年先后在福建莆田、广东深圳举办了两次高规格、大规模的优势产业项目推介会。 日东工业、鲁洲生物、天中生物、健盛电子、华业陶瓷、朗玛数控、国际商贸城、新世界广场……一大批招商引资企业相继在西平落地生根。 仅目前,西平县在建、签约、洽谈对接项目就达277个,其中签约项目58个、新开工项目57个、落地项目54个、洽谈对接项目108个,总投资468亿元。今年3月份以来,西平县已集中开工三批28个超亿元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其中,10月9日第三批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19个,投资89.7亿元,标志着西平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城变——立足“三保两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建设华美呈现 登高远望西平,小洪河像条蜿蜒的玉带穿城而过;漫步绿地,一个个文化公园广场,让人沉浸、回味其中;散步城中,宜游、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城市是形象、是品牌、是魅力,更是生产力,我们要举全县之力打造美丽富饶、宜居新西平。”上任伊始,西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聂晓光就对城市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西平县从推动服务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建设宜居的生态城镇和打造地方经济特色的整体需要出发,提出了保省级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创国家级卫生城、园林城的“三保两创”的城镇建设目标,并按照预先制定好的规划“行军图”,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建设。 一组数据是枯燥的,但却最能说明城建之热、投入之大: 2009年~2011年,西平县共投资5亿多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又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5亿元,完成解放路北段、城河路北段、西平大道、文化路、中原大道等26条道路快慢车道的覆油和人行道绿化、亮化升级改造;新修中成大道、未来大道等8条道路,打通了解放路南段;拓宽了高速公路西平出口至上蔡引线,至西平县城双向十车道连接线正在施工;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了高标准升级改造…… 与此同时,西平县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载体,倾力打造以绿为主、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风光优美、独具园林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目前,西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9%,人均绿地面积9.2平方米。洪河公园、仙女河游园等生态休闲场,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完善了,城市品位高了,一大批外地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竞相抢滩西平,本地房地产业也迅速做大做强。 “3年前,西平县城没有一栋10层以上的高楼,现在33层、28层、26层的高楼有100多栋。高楼越来越多,为了消防安全,我们还花巨资购买了能喷150米高的消防车。”张金泉说。 跨越——实现了“由变动到稳定、由稳定到发展”两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西平县产业集聚区,我们看到,总投资20亿元、占地200亩,在今年中国“农洽会”上签约不久的西平县光电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有几座4层框架结构厂房雏形已现。 不曾有人想到,这个20亿元的招商引资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开工建设,仅用了20天时间。 其实,像这样奋勇争先、高效率推进工作的例子,西平县还有很多,这只是该县转变作风、加压负重,提高效率、力图跨越崛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平县以重振西平经济、加快科学发展为己任,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一城两区四基地”建设的难得机遇,按照“坚持一个中心,加快两个转变,推进三化进程,狠抓四个第一”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县86万人民,解放思想、凝心聚智,真抓实干、科学发展,实现了“由变动到稳定、由稳定到发展”两大跨越,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西平县实现生产总值138.6亿元,是2008年的1.7倍,同比增长11%,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全省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亿元,是2008年的2.6倍,同比增长31.3%,是增速最快的一年。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115.2亿元,同比增长9.1%,总量全市第三,增速全市第六。财政公共预算收入3.65亿元,总量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亿元,增长14%,总量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四。居民储蓄存款108亿元,增长16.4%,总量全市第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119元,增长9.4%,总量全市第三,增速全市第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24元,增长11.8%,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四。 人心思上,风帆正满。如今,在加快大美西平建设的浩荡征程中,信心满怀的西平人正凝心聚力、亮剑拼搏,全面构筑大转型、大跨越、大发展格局。西平,正以崭新的姿态蓄势突破,蝶舞翩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