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市中心城区七大功能片区、十个重点城建项目和六件惠民实事,事关驻马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长远,事关民生。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这些重点项目的启动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氛围浓厚。
回望即将过去的一年,这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如何?给中心城区建设带来哪些变化?给市民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即日起,本报推出“中心城区七大功能片区、十个重点城建项目、六件惠民实事’盘点”系列报道,梳理市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及其带来的显著变化,展望2014年的工作及中心城区发展前景,为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
“没想到,按照学区划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进入这么好的中学上学,非常开心。”近日,市民赵学理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赵学理的儿子今年上七年级。今年秋季以前,家住市开发区的赵学理一直在为儿子就读市第二中学寻觅学区房。今年上半年,他从报纸上得知,市二中将在北区设立分校。
这条消息,了却了他的一大心事。按照户籍划分学区,他的孩子于今年秋季顺利入学。
和赵学理的孩子一样,今年,北区更多的孩子就读市第二中学北校区。设立分校,仅仅是今年中心城区六件惠民实事的一项内容。
今年初确定的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已相继开工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确定中心城区六件惠民实事,其中,中心城区规划新建改造中小学校、幼儿园9所,其中新建幼儿园2所。
“年初确定的9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均已相继开工,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日,在位于京广铁路东驿城大道与练江大道交叉口周湾村南侧的市第十五小学建筑工地,记者看到,规划建设的四层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建至三层。“12月30日前教学楼主体工程完工,明年3月31日前全面竣工。”市第十五小学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12月5日,市第三十小学项目开工。第三十小学位于市产业集聚区中东部,建成后将成为市中心城区唯一的寄宿制公办小学,计划招收36个标准班,新增学位1620个,还可解决学区内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11月19日,位于市纬一路与盘古山路交叉口西北角(西班牙小镇小区内)的驻马店实验小学西校区开工,预计2014年8月15日前竣工。
11月18日,开发区幼儿园开工,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14年2月28日前竣工。
11月6日,市第二十六小学(原开发区汪刘庄小学)开工,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办公楼等工程项目都在紧张施工中。
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宿舍楼已完工,教学楼将于近日开工。学校搬迁后,原址上将新建一所小学。
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分园于7月12日开工,目前教学楼、办公综合楼工程接近尾声。
让适龄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按照规划,这9所改扩建、新建的学校,办学总规模为207个班,其中初中18个班、小学162个班、幼儿园27个班。
“这几所学校建成后,可大大缓解市中心城区适龄儿童就学的压力,不但可让广大适龄儿童有学上,还可让广大适龄儿童上好学。”市教育局局长李华告诉记者。
市中心城区现有普通中学55所(不含在建学校),其中小学30所,在校学生47024人,平均班额74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24822人,平均班额67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19527人,平均班额71人。
市中心城区大班额现象的存在,与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数量不足、学校之间办学水平悬殊等有很大关系。
按照国家规定的小学每班45人、初中每班50人的标准,中心城区还应建小学12所、初中4所。
不光有学上,更要上好学。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都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对此,市委、市政府把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发展纳入城区建设总体规划。按照规划,2011年至2030年,中心城区185平方公里区域内,将规划新建小学72所、初中38所、普通高中19所,满足中心城区191万人的就学需求。
今年11月底,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情况调研的结果显示,2008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筹措资金近2亿元,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9所。
目前这些学校均已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适龄儿童就学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