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驿城区蚁蜂镇以平原绿化、退耕还林、速生丰产林等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实施“林业大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的战略,科学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基本达到了乡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河流道路林带化、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化,实现了林业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 领导重视 产值效益显著提高 为切实搞好林业生态乡镇建设工作,该镇按照“平原绿化上水平、生态建设求突破”的总体思路,把林业生态乡镇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实行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制,镇政府与各村签订了林业生态乡镇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具体到人,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使乡镇绿化、平原绿化、村庄绿化等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林业生态乡镇的各项指标已达到省级要求,林业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产值效益显著提高。近年来,该镇林业产值年增幅为18%。 该镇坚持种植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品种优良化、栽培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原则,使林果业走上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轨道。目前,该镇已建成万亩林果生产基地,板栗、梨、桃、软石榴等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年产值3000多万元。 省级森林公园金顶山风景区内有很多古树,目前已被保护起来。金顶山风景区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后花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天然氧吧。每逢节假日,很多游客前来蚁蜂镇游玩,为当地服务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抓”点带“面” 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 在林业生态乡镇建设工作中,该镇采取“抓”点带“面”的办法,分清主次,梯次推进。根据林业生产实际,重点狠抓廊道建设,努力做好商桐路的绿化工作。该镇党委、镇政府每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义务植树,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建设义务植树基地,为该镇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该镇主攻农田林网难点,要求各村根据镇政府制定的林业生态乡镇建设规划,做好本村年度规划,严格按规划施工。农田防护林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蚁蜂知名度,为全镇劳务输出提供了支持。 科技兴林力度加大,林业投入大幅增加。该镇林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健全,先后建立了林业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和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各村成立了技术协会,林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在改善种植结构模式上,该镇推广了杨树宽窄行栽植模式,为林业产业复合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绿化标准全面提升。该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淮防林工程及省级重点工程等项目建设的大好机遇,狠抓平原绿化、廊道绿化、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村镇绿化等工程造林,林网间作控制率96%,路沟渠绿化率95%。 明确责任 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该镇班子领导坐镇所包行政村,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镇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镇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路段,镇农业服务中心派技术人员指导所包村做好营造林工作,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有力地推动了该镇林业生态乡镇建设工作。 依法治林有效实施,资源保护成效显著。该镇积极开展林权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解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镇政府每年都及时印发护林公约,切实加强护林防火,认真落实护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专业护林队伍建设,形成了镇、村两级护林管理网络。该镇严格采伐审批制度,落实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及时查处毁林案件,严厉打击滥砍乱伐、乱占林地的不法行为。 建管并重 加快生态乡镇建设 该镇坚持建管并重,把落实林权与栽植树木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督促各村从实际出发,宜租则租、宜包则包、宜卖则卖,将所栽树木全部交给农户个人管理,明晰产权,签订合同,依法公证,发放林权证。 该镇纪委对各村造林工作和包村干部到岗到位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真督实查,两天一汇总、一排名、一通报,一周一评比,排出名次,并及时公布。对行动快、效果好的村通报表扬;对行动迟、进展慢的村通报批评;对工作迟迟上不去的村,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限期赶上。该镇纪委及时掌握各村进度和存在问题,向镇领导通报,对所查村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给包村镇领导下发林业生态乡镇建设整改通知单,由村党支部书记签字,限时整改完善;下次督导时检查整改情况,对整改情况通报所包村镇领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