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党史方志网

驿城区 | 确山县 | 上蔡县 | 遂平县 | 西平县 | 汝南县 | 平舆县 | 正阳县 | 泌阳县 | 新蔡县

驻马店市5位市民入围4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时间:2014-04-10 15:14来源:驻马店网 作者:赵成福 点击:
日前,从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传来喜讯,我市陈凤伟、吕绍军、彭万军、鲁兰芳、马永恩等5位市民入围2014年4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目前已经公布并进入投票阶段。这是我市自2008年以来参加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

    日前,从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传来喜讯,我市陈凤伟、吕绍军、彭万军、鲁兰芳、马永恩等5位市民入围2014年4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目前已经公布并进入投票阶段。这是我市自2008年以来参加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五个类别好人以来的首次实现全覆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新风尚,让越来越多的驻马店好人走向全国,市文明办倡议全市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大中小学生立即行动起来,为我市5位候选人投上宝贵的一票。

    驻马店市入围五个类别好人榜的5位候选人分别为:

    入围“助人为乐”榜候选人--平舆县陈凤伟(13号);

    入围“见义勇为”榜候选人--泌阳县吕绍军(49号);

    入围“诚实守信”榜候选人--泌阳县彭万军(42号);

    入围“敬业奉献”榜候选人--驿城区鲁兰芳(84号);

    入围“孝老爱亲”榜候选人--平舆县马永恩(66号);

    投票时间

    2014年4月4日至4月30日。

    投票及跟帖方式

    登陆《中国文明网》,点击进入第三行的“中国好人榜”页面,然后点击进入“投票评议”栏目,逐次在五个“好人榜”类别中分别找到驻马店市的5位候选人,点击该候选人的“事迹简介”,在该页面最下方的“正文区”填写个人的跟帖发言后,点击“提交”;随后,在该候选人名字下方的“方框”内打“√”,并在该页面最左下角的“对话框”内填写随机验证码后点击“投票”;即可完成对该候选人的一次投票过程(每位投票人要多点击、多评议、多投票)。

 

    附:我市5位候选人事迹简介。

    陈凤伟——(助人为乐榜)入围编号:13

 

    陈凤伟,男,46岁,驻马店平舆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队长。

    在驻马店平舆县城一个偏僻的小巷里,生活着两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尽管无儿无女,但两位老人在平舆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陈凤伟的照顾下,生活安宁而幸福。25年来,陈凤伟义务照顾两位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让她们感受到浓浓的人间真情。

    今年46岁的陈凤伟1985年入伍,1989年复员后被分配到平舆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执行庭副庭长,现任法警大队大队长。

    1989年腊月廿九,平舆县城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陈凤伟在去给父母送年货的路上途经县食品公司一处平房时,无意中看见一位大娘盖着破旧的被子孤零零地蜷缩在床上,两眼无助地盯着北风呼啸的窗外。经了解,老人叫李凤英,无儿无女,当初从农村随老伴搬到县城来住,连户籍也没登记。老伴去世后不久,其上班的食品公司也倒闭了,老人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过年了连办年货的钱都没有。

    老人的生活不能没有人管。陈凤伟立即回家把照顾老人的想法告诉了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非常支持。陈凤伟随后找了辆三轮车返回李凤英家中,亲热地说:“大娘,你不用难过了,以后我来照顾你,有我吃的就一定有你吃的,以后我就是你的儿子。走,咱们现在就买年货去!”

    1990年春节,当陈凤伟给李凤英大娘送年货时,发现李凤英隔壁来了一位新邻居,名叫李继兰,年龄仅比李凤英小1岁,也是一名孤寡老人。陈凤伟对李继兰说:“大娘,以后你的生活我也管了,我会像对待李凤英大娘一样对待你。今后,你俩有啥困难尽管来找我,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照顾你们!”

    由于两位老人符合国家低保政策,陈凤伟就积极与老人户口所在地取得联系,给老人办理了低保,让她们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老人没有亲人,容易感到孤独,陈凤伟每周都抽空看望两位老人,给老人送些水果,陪老人唠唠嗑。

    82岁的李继兰告诉笔者:“这两年,俺不仅患有高血压,还有轻度的偏瘫,可凤伟这孩子不但多次送我到医院诊治,还买来降压药,一有空就来照顾我。”“凤伟这孩子心地善良、为人实诚、孝敬老人,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83岁的李凤英高兴地说。

    为照顾老人,陈凤伟平均每年都要花费数千元。其实,他家里的情况也很困难,妻子下岗在外打零工,全家的生活靠陈凤伟一人的工资。但是25年来陈凤伟悉心照料李凤英、李继兰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兑现着当初的承诺。

    谈起照顾老人的事,陈凤伟说:“作为一名党培养的法警,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能让李凤英、李继兰两位大娘安度晚年是我最大的心愿。对于自己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吕邵军——(见义勇为榜)入围编号:49

    吕绍军,男,44岁,驻马店泌阳县双庙街乡韩岗村韩岗二组农民。

    吕绍军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平民百姓,20多年来,他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一个个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异乡救人不留名

    44岁的农民工吕绍军,10年前受聘到新中州(河南)运输公司泌阳分公司当司机,驾驶着牌号为豫Q92557的客车,长年累月往返疾驶在东莞至泌阳3000多公里的班线上。

    2014年1月24日13时,京珠高速公路湖北省大悟县三里停车区,吕绍军驾驶客车从东莞返回河南,途经此处进行短暂休息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不远处一辆豫SL1727装满猪肉的货车撞到了服务区的墙上。

    “有车出事了,咱过去帮一把。”来不及犹豫,吕绍军立即对车里的乘客大声喊道。在吕绍军的带领下,数十名乘客们向撞墙货车跑去。

    撞墙的货车头部已严重变形,司机和副驾驶上的女货主被卡在车内。吕绍军与乘客们一起使劲往后推货车。车头离开墙后,他又跑到自己驾驶的客车内拿来千斤顶和撬杠。乘客们有的压千斤顶,有的用撬扛撬,相继将货车司机和女货主从变形的驾驶室里拖了出来。

    货车司机腿部受挤压,只是皮外擦伤。女货主伤情较为严重,头部鲜血直流。有乘客找来干净毛巾,捂住女货主的头部。此时,服务区离该高速公路最近的一个下路口有60多公里的路程,等120到来,势必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救人要紧!”吕绍军当即把女货主送到送到信阳平桥医院。一切安排妥当后,吕绍军默默离开了。

    网友称他“最美司机”

    吕绍军救人于危难之际的感人一幕,被返乡过春节的泌阳县贾楼乡大刘庄农民刘灵成用手机拍成照片迅速在网上传播,吕绍军因此被网民们誉为“河南最美司机”。2014年1月28日,驻马店市道路运输局下发文件,做出了号召全行业向吕绍军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各县区运管所、各道路运输企业、局机关各科室向该同志学习。

    “从2004年至今,他驾驶客运班车在这条线路上跑了整10年,运行里程上百万公里无事故,被大家誉为‘王牌司机’。”新中州(河南)运输公司泌阳分公司经理肖明芝说。其实,这只是吕绍军所做众多好事中的一件。

    2008年10月,吕绍军驾车从泌阳行至京港澳高速临湘至岳阳37公里路段时,发现前方有一辆未上牌的价值百万元的吊车尾部起了火,但因车速高,司机不知晓。“万一烧着油箱,后果不堪想象。”吕绍军加大油门,撵上吊车,大喊:“快停车,后边失火啦。”还没等吊车司机把车停稳,他就举起灭火器扑了上去。

    2009年1月25日凌晨,吕绍军驾车从深圳返回,途经京港澳高速湖北大悟县北时,看到前方大雾弥漫,车辆堵塞,为防止后边的车辆追尾,吕绍军不顾生命危险,手拿电简一个劲儿地边走边喊:“停车,快停车!”

    走了约1公里时,吕绍军发现一辆冷藏车撞上一辆大货车,冷藏车驾驶室被撞扁,司机卡在里面,头破血流,左腿骨折,不省人事。吕绍军来不得细想,喊来3个乘客,将伤者从驾驶室内救出来。闻讯赶来的大悟县人民医院救护车被堵在后边约2公里处。吕绍军又找来一条棉被当担架,和其他人一起把伤者送到救护车上。

    一生一世做善事

    凡是了解吕绍军的人,都知道他从小到大,一直坚持学习雷锋做善事。“绍军心软,见谁有难就帮谁,还好管个闲事。”吕绍军的妻子兰兴梅说。

    1983年夏天,15岁的吕绍军赶着2头羊到庄边放羊。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他顺着声音飞奔到庄南头一水塘边,只见有个五六岁的女孩在水中一沉一落,拼命挣扎。吕绍军顾不上脱衣脱鞋,纵身一跳,游到女娃身边将其救出。

    2007年11月的一天凌晨3点,吕绍军驾车行至107国道武昌市吴太栅段时,他从左侧反光镜中看到车顶上有人往下扔行李包。“快点!车顶上有贼。”他小声对售票员蔡永亮说。车一停,他看见3个盗贼往车右边跑,另一个盗贼脚蹬装有3个密码箱的三轮车向右边的岔道拼命的逃。他奋力追赶约千余米,眼看抓着盗贼,盗贼弃车而逃,使乘客的财物免遭损失。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2007年2月9日下午的3点多钟,当时吕绍军驾车刚返回到泌阳县新汽车站,准备找老板结账。“救人呐!”他突然听见西大门外有人呼喊。他飞步上前,见门外围了一群人,中间有个20多岁的歹徒右手持一把菜刀,左手按着一个女孩的脖子,旁边有一男一女要打电话报警。歹徒说:“你敢报警,我砍死她。”对围观的人们说:“谁上来,我砍死谁!”

    “快住手!不准行凶!”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吕绍军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一个箭步冲到歹徒跟前,双手扭着歹徒的右手腕,勇夺菜刀,死死将歹徒控制住,直至闻讯赶到的派出所民警将歹徒带走。

 

    彭万军——(诚实守信榜)入围编号:42

    彭万军,63岁,驻马店市泌阳县马谷田镇政府退休干部

17年前,他因买车欠下别人和信用社12万元债务,债台高筑;17年里,他异乡漂泊打工还债,诚信是金;17年后,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时,彰显道义。

    他说“我不懂太多高深的道理,但欠债还钱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

    今年63岁的彭万军,是驻马店泌阳县马谷田镇政府退休干部。17年还债生涯让他满头白发,脸上留下了沧桑岁月的痕迹,但是一双眼睛依然热情而善良。“我不懂太多高深的道理,但欠债还钱是最起码的做人准则。”他诚恳地说。正是这样的自尊和自重,让我们感受到了比金钱更可贵的诚信。

    将诚信视若生命的彭万军曾经在军队的大熔炉里锻炼过,他1969年参军,次年入党,当过多年飞行员。1975年退伍后,他回到了泌阳县马谷田镇农机站工作。由于为人诚实、工作踏实,他连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多次跻身市农机系统先进工作者行列。生活在他面前拉开了灿烂而光明的序幕,如果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位渐渐衰落发不出工资,彭万军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个模样,但是生活没有如果,一次创业经历让彭万军的人生从此坎坷起来。

    1997年初,单位开始发不下来工资,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上学的彭万军正值壮年、雄心勃勃,决心创业致富,用双手为家人创造幸福生活。由于手头没有资金,凭着自己的良好信誉,彭万军向一位姓刘的朋友借了10万元,又贷款1.6万元,购买了1辆客车搞客运。风里来雨里去,他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却不见效益。无奈之下,彭万军只好将车低价卖掉,将卖车款4万元全部还给了朋友。

    巨额的债务山一样压在彭万军的心里,为了信守诺言,及早还清债务,彭万军和妻子鲍桂云一合计,跟着打工的大军一起来到广州,开始了艰难的还债之旅。他们从小本生意摆摊卖小吃开始,每天忙忙碌碌,心中只有四个字:挣钱还债!

    一次下大雨,彭万军和妻子为了多做一会儿生意收摊晚了,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当晚就都发起了烧,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但是夫妻两人只有一个心愿:再难,也要挺下去;再苦,也要还上债!那些艰辛,如今的彭万军已经不愿再去回想,但是那些年没日没夜的操劳,却落下了后遗症——彭万军患上了冠心病,妻子患上了三叉神经痛等病症。彭万军说,那时他和妻子日夜担心,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而是担心有生之年那压在心头的债还不上,担心自己正在求学的孩子失去庇护。

    天道酬勤。就这样夫妻俩一边打工,一边还债,一双懂事的儿女也都争气地考上了大学,日子渐渐有了起色。

    “人走账不烂,天知地知良心知,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转机来自11年前。姓刘的朋友病故了,好心人捎信给彭万军说:“原先你还了不少钱,也算对得起他啦。你也一天老似一天,挣钱越来越难,剩余的钱别还了!”

    面对善意的劝说,彭万军却认准了一个理儿:“人走账不烂,天知地知良心知,何况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诚信是金,咱欠人家的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全部还给人家。”为了赶紧把欠去世朋友的钱还上,他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把生活了几十年的老房子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用来还给朋友的家人。他的执着与诚信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前不久,彭万军向亲朋借款3万元,全部结清了私人和信用社贷款的本金及利息,卸下了心上17年的负担。

    “我的还债梦圆了,心终于安了。”

    “如今,两个孩子大学都毕业上了班,我们也老了,叶落归根了。万军现在开个机动三轮车搞拉运,借亲戚的钱一定会还上的。不过,万军恁大岁数了,头发都白了还没日没夜地跑,真让人心疼。”说起彭万军的还债路,妻子鲍桂云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然而彭万军却很高兴,脸上绽放出难得的笑容:“17年了,我多次规划过自己的‘还账计划’,现在终于梦圆了,心也安了。这十几年来,一想起债务我吃不下、睡不好,如今终于能睡一个安稳觉了。”

    面对乡亲的称赞,彭万军平静得让人感动:“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只是尽了一个普通人做人的本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8个字浓缩了17年漫漫还债路,一个普通的花甲老人用重诺践行的行动铸就了诚信,感动了他人。

    彭万军至今保存着还账的账本。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视若珍宝的账本,泛黄的纸张上布满岁月的痕迹。老人说,自己要把还账的故事讲给子孙后代,教育他们坚守诚信、清白做人。

 

    鲁兰芳——(敬业奉献榜)入围编号:84

    鲁兰芳,64岁,驻马店市驿城区蚁蜂镇鲁湾小学校长18岁高中毕业后,到村小学当了民办教师。

    山区村庄稀疏,孩子们上学得走很远的山路,遇到雨天要趟水过河。背孩子过河,对鲁兰芳来说是常事,等把孩子们一个个安全送到家,天已经黑了。

    鲁兰芳和那时的很多民师一样,心中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为了让山村孩子能读好书,几十年来她坚守在农村教育一线。年轻时,很多热心人给她介绍城里的对象,鲁兰芳也曾心动过,但想到山里孩子那一双双渴盼知识的眼睛,还有需要自己照顾的老母亲,她都一一回绝了。春去春回,鲁兰芳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由当初的花季少女变成了38岁的大龄姑娘。在同学的劝说和母亲的催促下,1988年,鲁兰芳结识了豫东一位男子,他们很快办理了结婚手续。说是结婚,但两人分居两地,见面机会很少。深爱孩子们的鲁兰芳,最终没答应随男方到豫东生活的要求,他们很快又分手了。

    1991年,她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并且经过教师选举,成为向阳小学的校长。向阳小学是上世纪60年代驻地部队建设的一所小学,1995年部队搬走,向阳小学成了荒芜之地,只留下鲁兰芳一个人。看着杂草丛生的校园和寂静的教室,鲁兰芳心里空荡荡的。

    1998年,鲁兰芳的养女该上学了,附近村民找到她,请她在向阳小学的校址上自己办学。鲁兰芳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她想教孩子读书;另一方面,个人办学要面临很多政策上、资金上的困难,况且自己年近半百。村民的鼓励坚定了她的信心,大伙儿说,鲁老师对孩子们负责,把孩子交给她,无论自己到哪里打工都放心。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鲁兰芳开始办学了。第一学期只收了包括自己的养女在内的5个孩子,后来是18个、30个、60个……现在,向阳小学有170多名学生,多是留守儿童。

    80后女孩吴金凤中专毕业后,一直在向阳小学教书。当问她这么年轻为何不到大城市闯一闯时,她说:“鲁老师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农村虽然苦点儿,和自己崇敬的人在一起干着崇高的事业,感到很幸福。”和吴金凤一样,还有王凤琴、李如意等老师也在这里教书。正是在鲁兰芳的影响下,这些年轻教师把最美的青春绽放在了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小山村!

 

    马永恩——(孝老爱亲榜)入围编号:66

    马永恩,男,14岁,驻马店市平舆县老王岗中学学生。

    父亲瘫痪,母亲出走,爷爷遭遇车祸。平舆县老王岗中学七年级学生马永恩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一个不幸的家。洗衣、做饭、按摩、种地……7年来,他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父亲,用坚强和毅力诠释着人间大爱。

    遭遇变故  7岁孩子撑起家

    中午11时50分,平舆县老王岗中学的放学铃声刚刚响起,14岁的七年级学生马永恩便冲出教室,骑上自行车往距学校两公里的租住房奔去。下午1时30分还要回学校上课,他得赶快回去给瘫痪在床的父亲做饭。这样的生活,马永恩已经坚持了7年。

    8年前,马永恩的爸爸马小全在南方打工时患急性脊柱炎,颈部以下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

    保住了性命的马小全被送回了老家。看病不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债台高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老天并没有眷顾这个本已不幸的家。马永恩7岁那年,爷爷被货车撞死,肇事司机逃逸。妈妈在马永恩的爷爷去世的第三天不辞而别,至今杳无音信。

    面对在床上哭泣的爸爸,马永恩安慰说:“爸爸别难过,还有我呢,我不会离开你的。”

    到了上学的年龄,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了,马永恩还没上学。

    爸爸哭着说:“孩子,爸对不起你啊。”

    “没关系,等小朋友上学回来了我可以向他们学习,书本我都借好了,你安心养病吧。”马永恩对父亲说。

    渴望上学的马永恩劝慰爸爸后暗自伤心落泪。亲朋邻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个不幸的家。

    在村委会的关心帮助下,马永恩8岁时终于背上书包走进了学校,并且领到了低保。

    马永恩上学虽然有点儿晚,但他学习刻苦,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他每天往返学校和家里,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病床上的爸爸。

    孝心感天  带着父亲上学

    无论春夏秋冬,马永恩都会早早起来洗衣服、做饭,用热水袋在爸爸失去知觉的下半身暖上半天。

    中午,他用轮椅推着爸爸到院子里晒太阳并跟爸爸聊天:“我会一直伺候你的。”

    “你将来要念书,要有出息。”

    “等我长大了挣钱给你看病。”

    晚上,他开始给爸爸按摩病腿。

    转眼该上中学了。爸爸念叨着:“我一定让你读书。”马永恩声音低沉地说:“听说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背着爸爸上学,我也想像李勇一样带着爸爸上学。”

    但是面对现实,带着爸爸上学的想法太难实现了,因为中学在乡里,距家有近5公里,房子成了爷俩最大的难题。村支部书记樊成功知道这个情况后,在距学校两公里的地方给他们租了一处房子,还给他们准备了日常用品。就这样,在学校附近,小永恩和父亲安了个“家”。

    众人关爱   小永恩心存感恩

    “他乐观、善良、热情。”老王岗中学七年级语文老师王丽丽这样评价马永恩。班里的学生知道了他的情况后,对他特别关心。他的饭卡里没钱的时候,同学们都主动借给他。打扫卫生时,知道他要回去照顾爸爸,同学们都催着他回去,不让他打扫。2013年圣诞节,同学们还凑钱买东西到马永恩的租住房看望他们。但是,第二天他把同学们送给他的一枚平安果送给了老师。

    “过年时,邻居和亲戚把我叫去吃饭,吃完饭后,我总是让他们给我爸准备点儿吃的。”马永恩腼腆地说,“长这么大我从来没有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好心人给我的。长大以后我一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答爱护我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