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档: 停好电动车,后胡村委副书记胡海珍叫了几声门,从农家院里走出一个醉醺醺的壮实汉子。 “是胡姐啊,你咋来了?” “我来走访。大中午的,你咋喝成这样?” “姐,心里烦啊。盖房子缺钱。” “那你咋不早跟我说?我帮你想想办法。” 这是5月31日,记者在驻马店市西平县宋集乡后胡村采访胡海珍时,看到的一幕。陪她走访几户,村民见她都跟家人一样亲热。 让胡海珍引以自豪的是,小小的后胡村不仅是省生态文明村,村党支部还是五好党支部。 在村民眼里,胡海珍既是一个好干部,更是一个好媳妇、好嫂子、好母亲。“海珍家早些年真不容易,没有她,撑不起这个家。”在村头百货商店聊天时,女老板对记者说。 1973年,胡海珍嫁到了后胡村。这是一个困难家庭,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公公婆婆,下有五个年幼的弟妹,家庭重担压在了夫妻两人肩上。两年后,一场水灾冲塌了家里的瓦房,全家人搭起简易房,足足住了5年。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胡海珍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除了要打理家里的10亩责任田,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和三位先后患病的老人。胡海珍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但她以惊人的毅力承担了下来。作为儿媳,她一直照顾着患有肝腹水的公公的生活起居,十几年如一日,从未嫌弃公公脏乱,端水端饭,毫无怨言。 农忙时节,她下地干活回来头一件事,就是拖着疲惫的身躯钻进厨房炒菜做饭,她说:“婆婆在家忙活一天也很辛苦,让婆婆休息一下。” 长嫂如母,胡海珍陆续把几个弟弟、妹妹抚养大,成家立业。 更让邻里赞叹的,是她的儿女中有三人成了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这也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最大骄傲。 三女儿樊秀菊读博士后现在北京中石化研究院工作,母亲的教育最使她心存感激:“记忆中,父母很少打骂我们,有事妈妈总先跟我们交流,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再用具体的行动,教我们做事的方式。直到现在,我还跟妈妈无话不谈,每次回家都跟她聊到大半夜。” “俗话说,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我文化不高,所以才更要身体力行讲道理,给孩子树立一个最好、最实际的榜样。”胡海珍认为,当好村干部也是同样道理:你以身作则,别人才会信服你,信任你。 (责任编辑:admin) |